食品科学 ›› 2025, Vol. 46 ›› Issue (17): 120-117.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50318-136
• 生物工程 • 上一篇
张富强,毛衍伟,梁荣蓉,杨啸吟,张一敏,赵煜炜,宫俊杰,董鹏程
发布日期:
2025-08-18
基金资助:
ZHANG Fuqiang, MAO Yanwei, LIANG Rongrong, YANG Xiaoyin, ZHANG Yimin, ZHAO Yuwei, GONG Junjie, DONG Pengcheng
Published:
2025-08-18
摘要: 选用英诺克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作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 monocytogenes)的替代菌株,在pH 5.4的酸性环境诱导18 h作为酸适应菌株,测定不同酸适应状态英诺克李斯特菌在香肠发酵过程中的存活数以及耐酸、耐热和耐渗能力的变化,探究酸适应和非酸适应菌株在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产生诱导耐酸响应(acid tolerance response,ATR)现象以及交叉保护作用的产生规律。结果表明,非酸适应菌株和酸适应菌株在香肠生产结束后分别降低了1.33(lg(CFU/g))和1.06(lg(CFU/g)),酸适应菌株菌落下降数显著低于非酸适应菌株(P<0.05),且酸适应菌株在发酵过程中对酸、热、高渗环境下的D值显著高于非酸适应菌株(P<0.05),表明原料肉中酸胁迫可显著提高李斯特菌在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的生存能力,并显著增强其耐酸、耐热和耐渗性。非酸适应菌株在发酵后耐酸、耐热、耐渗性显著增加(P<0.05),这表明李斯特菌在香肠生产过程中产生了ATR现象并引发了耐热、耐渗的交叉保护作用。尽管酸适应和非酸适应的菌株在香肠生产过程中均受到显著抑制,但在生产结束后仍有大量残留(生产过程中菌落下降数<5(lg(CFU/g))),同时生产过程中耐酸、耐热、耐渗性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在发酵工艺的改进中应充分考虑致病菌诱导耐酸所产生的潜在风险。
中图分类号:
张富强,毛衍伟,梁荣蓉,杨啸吟,张一敏,赵煜炜,宫俊杰,董鹏程. 香肠发酵过程中酸胁迫对英诺克李斯特菌抗逆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5, 46(17): 120-117.
ZHANG Fuqiang, MAO Yanwei, LIANG Rongrong, YANG Xiaoyin, ZHANG Yimin, ZHAO Yuwei, GONG Junjie, DONG Pengcheng. Effect of Acid Stress on the Stress Resistance of Listeria innocua during Sausage Fermentation[J]. FOOD SCIENCE, 2025, 46(17): 120-117.
[1] | 刘梓钰,梁晓云,赵王晨,王龙凤. 类黑色素-氧化锌纳米复合物对冷鲜肉中强致腐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机理[J]. 食品科学, 2025, 46(15): 10-24. |
[2] | 杜曼婷,单帅琦,丁瑞雪,孙顺漾,李可,栗俊广,陈博,白艳红. 磁场辅助冻结对调理鸡胸肉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5, 46(15): 297-277. |
[3] | 张蕾 孙海磊 毛衍伟 王梦雪 韩永胜 马伟东 张一敏. 影响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的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4] | 刘际通,王新怡,张一敏,朱立贤,梁荣蓉,毛衍伟. 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过氧化物还原酶6的非钙依赖型磷脂酶A2活性调控牛肉嫩化机制[J]. 食品科学, 2025, 46(11): 20-28. |
[5] | 张怡雪 杨晴 程腾 郑瑞涵 马武超 何向丽 李可. 超声波辅助提取对鹰嘴豆分离蛋白结构和乳化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6] | 张富强 毛衍伟 梁荣蓉 杨啸吟 张一敏 董鹏程. 香肠发酵过程中酸适应对英诺克李斯特菌抗逆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7] | 李劲,何宝龙,贺喜格,韩云飞,陈璐,黄雅娟,格日勒图. 苏尼特羊腰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与肉品质特性[J]. 食品科学, 2025, 46(10): 22-30. |
[8] | 李晨龙,罗玉龙,董玉珊,杜雪蓉,姚丽丽,侯艳茹,王佳雨,徐圣昀.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及调控肌肉嫩化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5, 46(10): 315-324. |
[9] | 吴赛赛,王振宇,摆玉蔷,侯成立,饶伟丽,李欣,张志胜,张德权. 温度波动通过调控磷酸化和亚硝基化对磷酸丙糖异构酶活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5, 46(9): 139-147. |
[10] | 扈莹莹,刘跃,程慧琳,黄德伟,巴音巴特·巴依尔塔,张浪,徐宝才. 基于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国不同地区传统发酵香肠的风味和品质特性[J]. 食品科学, 2025, 46(9): 216-224. |
[11] | 王雨婷,蔡嘉铭,陶润米,滑伟明,张莹莹,李科新,刘登勇. 乳酸菌发酵对手撕牛肉干质构和风味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5, 46(8): 131-142. |
[12] | 金龙,黄德伟,程慧琳,刘跃,扈莹莹,张浪,徐宝才. 间歇炸制油循环次数对炸鸡腿风味和多环芳烃形成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5, 46(8): 267-273. |
[13] | 徐一焜,张文燕,张一敏,梁荣蓉,罗欣,郝剑刚,杨啸吟. 生鲜红肉发色特性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5, 46(8): 336-345. |
[14] | 马萌 马佳荣 梁燕群 高爽 罗瑞明. 宰后成熟期间Caspase-3抑制剂对滩羊肉保水性及嫩度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15] | 安宇凡,毛衍伟,杨啸吟,朱立贤,李继强,郝剑刚,谷月,成海建,张一敏. 宰后肌肉能量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对肉嫩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5, 46(5): 310-31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