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2, Vol. 43 ›› Issue (19): 308-317.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10907-084
何守魁,黎丹红,施春雷,史贤明
出版日期:
2022-10-15
发布日期:
2022-10-26
基金资助:
HE Shoukui, LI Danhong, SHI Chunlei, SHI Xianming
Online:
2022-10-15
Published:
2022-10-26
摘要: 食源性致病菌是危害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可对食品工业常用的物理杀菌因子(如热)和化学杀菌因子(如消毒剂)形成抗性,从而更易引发食物中毒。这种抗性的形成,通常是多个基因、sRNA、蛋白质和多个代谢物协调作用的综合表现,涉及多个代谢网络的调控。日益成熟的组学技术为食源性致病菌抗逆相关元件的全面发掘及互作关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并有助于建立食源性致病菌抗逆组数据库。因此,本文综述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抗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遏制抗逆菌株引发的食物中毒提供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何守魁,黎丹红,施春雷,史贤明. 组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抗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食品科学, 2022, 43(19): 308-317.
HE Shoukui, LI Danhong, SHI Chunlei, SHI Xianming. Progress on the Application of Omics Technologies in Exploration of Stress Resistance Mechanismsin Foodborne Pathogens[J]. FOOD SCIENCE, 2022, 43(19): 308-317.
[1] | 曹子岳 董永贞 彭雪雯 陈瑞 江丰 范志勇 俞晓平 陈翊平. 顺磁离子介导的磁弛豫生物传感器评定鱼肉新鲜度[J]. 食品科学, 2022, 43(20): 0-0. |
[2] | 何雨朔 卞科 李萌萌 刘远晓 关二旗 金瑞 王瑞虎. 玉米赤霉烯酮及其衍生物毒性和转化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3] | 何守魁 黎丹红 施春雷 史贤明. 组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抗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 0, (): 0-0. |
[4] | 白亚龙,廖小艳,崔妍. 消除鲜食生菜中细菌污染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2, 43(19): 367-374. |
[5] | 郭红艳,杨家庆,刘园,莫妮娜,贾惠婷,陈焱,郑立友. 呕吐毒素的食品污染、吸收代谢及肠道毒性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2, 43(19): 382-390. |
[6] | 孙亚宁 杨苏珍 杨继飞 胡骁飞 陈鑫鑫 张颖硕 邓瑞广 张改平. 高灵敏度磁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模式构建及在呕吐毒素检测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0, (): 0-0. |
[7] | 张露 王夜寒 梅强根 严玉杰 程鑫鹏 谢作桦 贾晓燕 涂宗财. 覆盆子不同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抗糖尿病活性[J]. 食品科学, 0, (): 0-0. |
[8] | 窦磊娜 王战辉 余文博 沈建忠.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食源性致病菌鉴定和检测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0, (): 0-0. |
[9] | 窦磊娜,王战辉,余文博,沈建忠.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食源性致病菌鉴定和检测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22, 43(17): 306-315. |
[10] | 马洪悦 杨敏莉 张峰 杨丙成 章飞芳. 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的选择性离子源结合电喷雾电离质谱快速检测莠灭净和莠去津[J]. 食品科学, 0, (): 0-0. |
[11] | 马洪悦,杨敏莉,张峰,杨丙成,章飞芳. 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的选择性离子源结合电喷雾电离质谱快速检测莠灭净和莠去津[J]. 食品科学, 2022, 43(16): 317-323. |
[12] | 王帅 杨艳歌 吴占文 李红娜 李涛 孙冬梅 袁飞. RPA、RAA及ERA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13] | 杜易潼 王颖 薛婉玉 范宇鑫 姜子涛. 樟科植物精油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14] | 熊文文 曾冰蕙 郝梦真 王俊娟 车会莲. 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研究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食品科学, 0, (): 0-0. |
[15] | 肖英梁 刘翼翔. 膳食营养组分改善视网膜光氧化应激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