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项婷,夏琛,刘健华,王超然,沈建福. 蛹虫草中新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肿瘤活性[J]. 食品科学, 2021, 42(8): 235-242. |
[2] |
张杏亚,杨波,李亚蕾,罗瑞明,阮振甜,撒苗苗,赵珺怡.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秦川牛肉宰后贮藏过程中肌红蛋白含量及其衍生物转化[J]. 食品科学, 2021, 42(7): 226-231. |
[3] |
刘娜,曹强,肖雨诗,黄蓉,程雷,刘欢,韩刚,李晋成,李梦龙,吴立冬. 基于多巴胺及其衍生物的传感器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1, 42(5): 332-339. |
[4] |
谢尧卿,刘玲玲,李冰宁,欧阳杰,武彦文. 基于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联用测定巧克力中的饱和烃与芳香烃矿物油[J]. 食品科学, 2021, 42(12): 288-294. |
[5] |
刘国艳,李思童,梁丽,朱雯绮,周婉丽,徐鑫. 油茶籽油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互作关系[J]. 食品科学, 2021, 42(11): 34-39. |
[6] |
郭燕,邓杰,任志强,黄治国,卫春会,黄明才. 响应面优化酿酒酵母与窖泥酯化细菌协同发酵产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J]. 食品科学, 2021, 42(10): 209-217. |
[7] |
王博伦,顾丰颖,刘子毅,张帆,刘昊,杨婷婷,王锋. 食品中叶酸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0, 41(9): 294-300. |
[8] |
岳翠男,王治会,石旭平,江新凤,李延升,杨普香. 光质对茶叶香气代谢物的影响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0, 41(5): 299-305. |
[9] |
龚蕾,韩智,程慧,刘杰,彭青枝. 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的检测及污染规律分析[J]. 食品科学, 2020, 41(4): 307-312. |
[10] |
袁传勋,张雪茹,徐云,郭玉华,金日生. 超声-微波法合成亚油酸β-谷甾醇酯[J]. 食品科学, 2020, 41(2): 291-297. |
[11] |
黄师荣,万慧,颜思念,陈东方. 对羟基苯甲酸及其烷基酯在水包油乳液中抗氧化效率的假相模型解释[J]. 食品科学, 2020, 41(17): 60-67. |
[12] |
张慧霞,王如福,李建波,王争争,张茜. 海藻酸钠-微孔淀粉固定化酯化酶工艺及其催陈新醋效果[J]. 食品科学, 2020, 41(10): 159-165. |
[13] |
杨斌,曹银娟,余群力,韩玲,林梁,朱跃明,曹晖. 纳米银酯化淀粉膜对牛肉保鲜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9, 40(23): 199-205. |
[14] |
王然. 辛烯基琥珀酸纳米淀粉酯颗粒的制备及其食品级Pickering乳液的特性[J]. 食品科学, 2019, 40(20): 94-99. |
[15] |
叶发银,吕霞,李金凤,王勇德,赵国华. 槲皮素-羧甲基甘薯淀粉酯的合成[J]. 食品科学, 2019, 40(2): 239-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