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姝,腾军伟,刘振民,张娟. 超高压处理对再制奶油干酪质构、流变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5): 84-91. |
[2] |
徐群英,赵锦妆. 脂肪替代物对人造奶油物性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8): 52-56. |
[3] |
马宁,陈雨婷,方东路,裴斐,苏安祥,赵立艳,郑惠华,胡秋辉. 猴头菇-青稞预糊化粉的添加对桃酥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20): 46-53. |
[4] |
李扬, 李妍, 王筠钠, 张列兵. 酪蛋白和工艺对再制稀奶油稳定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15): 1-7. |
[5] |
代克克,陈碧芬,黄丽华,蔡勇建,赵秀杰,邓欣伦,赵谋明,赵强忠. 蛋白质用量对黄油基淡奶油搅打前乳液性质及搅打性能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14): 23-29. |
[6] |
杨鸿基,韩玲,孔祥颖,马君义,张文华,余群力. 氯化钙-木瓜蛋白酶-碳酸氢钠嫩化体系改善原切牦牛排嫩度[J]. 食品科学, 2019, 40(20): 261-268. |
[7] |
齐创,秦乐蓉,李志超,韩立娟,贺军波,张维农. 高熔点脂肪对凝胶油基人造奶油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9, 40(20): 14-20. |
[8] |
韩立娟,陈 浩,刘 胜,齐玉堂,张维农,贺军波,王 琦,齐 创. 凝胶油基人造奶油质地和流变性能[J]. 食品科学, 2018, 39(7): 14-19. |
[9] |
林伟锋,周艳,鲍志宁,夏枫耿. 蛋白酶和脂肪酶对稀奶油-乳清体系发酵特性及风味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8, 39(16): 140-146. |
[10] |
周绪霞,戚雅楠,丁玉庭. 黄油-代可可脂基奶油生产工艺优化及其晶型形成分析[J]. 食品科学, 2018, 39(12): 276-282. |
[11] |
李玮,贾婧怡,李龙,周瑞泽,周雅. 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鉴别天然奶油与人造奶油[J]. 食品科学, 2017, 38(12): 278-285. |
[12] |
刘春晓,李佳宇,刘乃齐,刘立杰,张建丽,白 英.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传统奶油制品中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J]. 食品科学, 2016, 37(9): 186-191. |
[13] |
王 丹,李 伟,芮 昕,马宇潇,徐 笑,黄 璐,吴 寒,董明盛.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Y51-6发酵稀奶油工艺优化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J]. 食品科学, 2015, 36(15): 112-117. |
[14] |
王 玥,王兴国,张亚飞,孟 宗,张 虹. 4 种天然抗氧化剂对纯油和人造奶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4, 35(7): 17-22. |
[15] |
王 彤1,林 露2,严维凌2,*,欧 杰1,陈 敏3. 温度和接种量对搅打奶油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及产肠毒素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4, 35(23): 210-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