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浩祥,陈南,徐乾达,何强,曾维才. 油炸过程中茶多酚对油脂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4): 1-7. |
[2] |
冉丽丹,李文慧,赵超,钟媛媛,袁湖川,闫青青,朱伟超,董娟. 茶多酚-β-环糊精包合物对羊肚冷藏期间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3): 227-235. |
[3] |
李明杨,陈胜慧子,牛希跃,许倩,任晓镤,彭增起. 抗氧化剂对油炸肉制品品质及杂环胺形成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16): 29-38. |
[4] |
刘李春,蒋玉洁,申明月,谢明勇,聂少平. 天然抗氧化剂对红烧肉烹饪过程中热加工危害物形成的控制[J]. 食品科学, 2021, 42(15): 50-57. |
[5] |
张艳侠,赵慧男,孙珊珊,徐向军,郑文静,薛霞,王明栋,刘艳明,祝建华. 通过式SPE-UPLC-MS/MS测定植物油中的9 种酚类抗氧化剂[J]. 食品科学, 2021, 42(10): 322-329. |
[6] |
武娇,杨华,张家涛,张冉,孙彤,谢晶,郭晓华,于建洋,励建荣. 原位合成纳米SiOx/溶菌酶/茶多酚/壳聚糖复合保鲜涂膜对海鲈鱼鱼片保鲜性能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23): 181-189. |
[7] |
甘晖,米强,韦恺丽,杨明伟,卢小花,陈世富,吕敏,马华威. 壳聚糖-茶多酚复合物对冷藏南美白对虾的微生物区系与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23): 212-220. |
[8] |
类红梅,罗欣,毛衍伟,张一敏,朱立贤,杨啸吟,梁荣蓉,刘文轩,曹晖. 天然抗氧化剂的功能及其在肉与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0, 41(21): 267-277. |
[9] |
马宁,陈雨婷,方东路,裴斐,苏安祥,赵立艳,郑惠华,胡秋辉. 猴头菇-青稞预糊化粉的添加对桃酥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20): 46-53. |
[10] |
明丹丹,张一敏,董鹏程,毛衍伟,梁荣蓉,杨啸吟,罗欣,李航,马文健,朱立贤. 牛肉肉色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0, 41(1): 284-291. |
[11] |
陈 琳,吕杨俊,张海华,朱跃进,王岳飞,张士康. LP-8大孔树脂制备高含量酯型儿茶素茶多酚[J]. 食品科学, 2019, 40(7): 68-73. |
[12] |
陈晨伟,许哲玮,马亚蕊,谢晶,张勤军,唐智鹏,杨福馨,. 聚乙烯醇薄膜中茶多酚向水中释放的不同动力学模型比较分析[J]. 食品科学, 2019, 40(3): 24-29. |
[13] |
李玲,季慧,康大成,周怡,郭燕云. 氧化条件下茶多酚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理化和凝胶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9, 40(2): 12-17. |
[14] |
陈梦洁,王道源,李志勇,杨迎,吴金鸿,钟耀广,王正武. 基于食用油为连续相的茶多酚反相微乳液的制备[J]. 食品科学, 2018, 39(6): 39-44. |
[15] |
许培振,丁筑红,王倩倩,林 梓,孟 满. 不同抗脂氧化处理薏仁露饮料品质风味分析[J]. 食品科学, 2018, 39(5): 6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