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琳琳,张一敏,朱立贤,梁荣蓉,罗欣,成海建,毛衍伟. 蛋白质氧化和翻译后修饰对肉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1, 42(9): 241-247. |
[2] |
张明露,黄聪薇,黎礼科,肖一璇,余海游,赵泰然,尹杰. 贵州铜仁梵净山地区绿茶的产地溯源[J]. 食品科学, 2021, 42(8): 299-304. |
[3] |
董烨,张益奇,姚洪正,何光喜,戴志远. 预处理方式对鳙鱼骨蛋白酶解液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8): 179-185. |
[4] |
项婷,夏琛,刘健华,王超然,沈建福. 蛹虫草中新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肿瘤活性[J]. 食品科学, 2021, 42(8): 235-242. |
[5] |
张杏亚,杨波,李亚蕾,罗瑞明,阮振甜,撒苗苗,赵珺怡.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秦川牛肉宰后贮藏过程中肌红蛋白含量及其衍生物转化[J]. 食品科学, 2021, 42(7): 226-231. |
[6] |
蓝蔚青,孙雨晴,肖蕾,梅俊,谢晶. 冻融循环对大目金枪鱼质构与蛋白质特性变化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7): 240-246. |
[7] |
陈卓,吴学凤,穆冬冬,何莹,张明珠,蔡静,侯志刚,郑志,梁进,张钰萌,李兴江. 红腐乳后酵期风味物质与细菌菌群分析[J]. 食品科学, 2021, 42(6): 118-125. |
[8] |
贺文杰,吴彬彬,胥伟,王宏勋,易阳,雷飞飞. 热处理中芡实黄酮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6): 46-52. |
[9] |
罗昆,曹伟超,马子琳,武盟,Omedi Jacob OJOBI,郑建仙,黄卫宁,李宁,Filip ARNAUT. 高产植酸酶乳酸菌发酵对黑豆面包蛋白质品质及烘焙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6): 111-117. |
[10] |
杨飞艳,辜雪冬,孙术国,罗章,谢司伟,黄文阳. 基于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研究藏香猪冷鲜肉冰温保鲜分子机制[J]. 食品科学, 2021, 42(5): 46-54. |
[11] |
吴领风,韦双,陈莹,杜敏杰,刘四新,王露,李从发. 低聚果糖对植物乳杆菌A33发酵酸角汁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4): 122-129. |
[12] |
黄小兰,何旭峰,杨勤,谷文超,周祥德,张华,周浓. 不同产地地参中17 种氨基酸的测定与分析[J]. 食品科学, 2021, 42(2): 255-261. |
[13] |
高向阳,张芳. 酿造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和级别的快速检测[J]. 食品科学, 2021, 42(18): 207-211. |
[14] |
赵乐,张晓桐,刘利军,谢水琪,靳奇文,孟祥晨. 氨基酸对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生长及细菌素合成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18): 37-44. |
[15] |
汪少芸,冯雅梅,伍久林,陈旭,冯佳雯,施晓丹,蔡茜茜,张芳. 蛋白质-多糖多尺度复合物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应用前景[J]. 食品科学, 2021, 42(17):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