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伊丽米努尔,何苗,陆彪,依巴代提·木合旦尔,罗青红. 北疆早、中熟本土苹果品质分析与评价[J]. 食品科学, 2020, 41(19): 62-67. |
[2] |
贾朝爽,单长松,周涛,李向阳,吴澎,孙玉刚. 主要樱桃品种果实营养性状分析[J]. 食品科学, 2019, 40(4): 244-250. |
[3] |
吴澎,刘娟,陈广凤,李向阳,赵子彤,杨艺,唐晓珍,田纪春. 馒头主要品质性状SNP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食品科学, 2019, 40(2): 159-164. |
[4] |
张雯雯,李坤,徐涓,刘兰香,马金菊,和华,张弘. 新品种余甘子盈玉和糯种的果实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差异性分析[J]. 食品科学, 2019, 40(2): 180-185. |
[5] |
张 丹,韦广鑫,曾凡坤,*. 贵州不同产地无籽刺梨的基本营养成分及香气物质比较[J]. 食品科学, 2016, 37(22): 166-172. |
[6] |
赵建涛,张 静,张雅婷,邹志荣. 红色和粉色樱桃番茄与大果番茄果实品质特性分析[J]. 食品科学, 2016, 37(16): 135-141. |
[7] |
崔素萍,许 琳,王 颖,张洪微,左豫虎. 超声波处理对低嘌呤脱脂豆粉巯基含量、疏水性及粒径分布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5, 36(21): 50-55. |
[8] |
宋江峰1,2,刘春泉1,2,*,姜晓青3,李大婧1.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菜用大豆品质综合评价[J]. 食品科学, 2015, 36(13): 12-17. |
[9] |
药 璐1,2,闵伟红1,姜铁民2,陈历俊2,*. 益生菌对发酵酸乳蛋白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3, 34(23): 194-199. |
[10] |
苏燕玲,刘 鹭,陈建行,孙颜君,张书文,蒋士龙,李健美,吕加平. 再制涂抹干酪生产用复配乳化盐的优化[J]. 食品科学, 2013, 34(18): 1-5. |
[11] |
王中奎,王 超,关法春*. 不同产地核桃坚果的综合性状评价[J]. 食品科学, 2013, 34(15): 100-103. |
[12] |
周国利,郭 彦,方 翔,吴玉厚. 鸡CAPN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J]. 食品科学, 2011, 32(5 ): 207-210. |
[13] |
陈 艳,堵锡华. 红莓发酵酒香气成分定量结构- 色谱保留值构效关系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 30(21 ): 39-42. |
[14] |
周俊清, 吕加平, 孟雅潇. 自然酸度下乳蛋白酶解动态分析及其物化特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 29(1): 196-201. |
[15] |
杨烨, 文杰, 陈继兰, 冯玉兰, 谢新东, 缪伏荣, 李忠荣. 优质鸡肉质性状相互关系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6, 27(5): 9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