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2-25
生物工程
番茄PIN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表达模式
赵瑞瑞,申 琳,生吉萍
2017, 38(4):  1-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01
摘要 ( 321 )   HTML ( 12)   PDF (2597KB) ( 3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IN蛋白是生长素输出蛋白,具有多个跨膜结构域,能够介导生长素在整个植物体内的流动。番茄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果蔬,对其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PIN蛋白对植物果实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番茄PIN基因组中10 个SlPINs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构建番茄SlPINs的进化树,并分析番茄SlPINs在不同组织和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为进一步研究SlPINs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16S rDNA的醋酸菌筛选及其发酵特性
姚洪礼,李兴江,郑 志,宋 山,姜绍通,李 顺,邓永东,潘丽军,吴学凤
2017, 38(4):  6-1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02
摘要 ( 290 )   HTML ( 3)   PDF (2705KB) ( 4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醋酸菌是影响纯种液态酿醋效率的关键因素。为获得高质量浓度醋酸生产菌,本研究将常规筛选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进行优良醋酸菌的筛选。采用高质量浓度酒精和醋酸培养基富集,挑取醋酸菌膜初步分离目的菌;借助生理生化特征与16S rDNA保守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并获得一株产酸高的巴氏醋酸杆菌JST-S(Acetobacterpasteurianus JST-S,BJST-S);在与沪酿1.01(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HN 1.01)进行发酵特性对比研究时发现,BJST-S在生长速率、产酸速率及耐醇和耐酸等方面均优于沪酿1.01;半连续发酵3 批次BJST-S的产酸量维持在58.10~59.68 g/L,发酵强度维持在1.21~1.24 g/(L·h),说明该菌产酸特性稳定。研究结果可为醋酸工业化生产以及优良菌株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副干酪乳杆菌Q-1-4的筛选鉴定及抗菌物质特性分析
林晓龙,佳木泰,郭海燕,王全喜,芒 来,贺银凤,吴 敬
2017, 38(4):  13-1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03
摘要 ( 201 )   HTML ( 3)   PDF (2342KB) ( 4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获得应用潜力较高的抗菌菌株,对内蒙古地区传统乳制品中分离的8 株乳酸杆菌进行抗菌菌株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菌株(编号为Q-1-4)。经常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该菌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通过实验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干扰后,L. paracasei Q-1-4发酵离心后的无细胞发酵上清液(cell-free fermentation supernatant,CF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CMCC50115仍具有抑制作用,且经蛋白酶处理后抗菌活性下降,说明L. paracasei Q-1-4所产抗菌物质中含有蛋白类物质。其在pH 2.0~5.5范围内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有抑制作用,且在此pH值范围内该抗菌物质对热稳定,对紫外线不敏感;与十二烷基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共同作用效果好于单一作用,而其他的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金属离子对其无明显影响;该抗菌物质具有一定的贮藏稳定性且抑菌谱较广。
纯种发酵对鲜湿米粉品质的影响
易翠平,任梦影,周素梅,杨有望,佟立涛,俞 健
2017, 38(4):  20-2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04
摘要 ( 292 )   HTML ( 1)   PDF (2570KB) ( 1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比研究2 株乳酸菌、2 株酵母与自然发酵对鲜湿米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 plantarumCSL23发酵36~48 h时,鲜湿米粉的拉伸力、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回复性和吸水率在4 株菌中最高,蒸煮损失率最低。Lactobacillus fermentum CSL30发酵48 h时,鲜湿米粉的拉伸力、弹性、内聚性、回复性、吸水率和蒸煮损失率仅次于L. plantarum CSL23,而硬度、黏性、咀嚼性最低。自然发酵的鲜湿米粉在发酵60 h时,鲜湿米粉的拉伸力、硬度和咀嚼性较好,质构特点和蒸煮性质居中。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SY13发酵使鲜湿米粉具有明显的风味特征,但黏性较高、内聚性低。Trichosporon asahii CSY07发酵对鲜湿米粉的拉伸力、质构特点和蒸煮性质的影响均不如自然发酵,但对风味的影响仅次于S. cerevisiae CSY13。总之,乳酸菌有利于鲜湿米粉的食用品质,酵母菌有利于风味;纯种发酵均可以使鲜湿米粉的品质在更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状态。
内源性氧化胁迫促进酿酒酵母合成谷胱甘肽的潜在机制分析
王立梅,任清华,郑丽雪,孙 姜,齐 斌,朱益波
2017, 38(4):  26-3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05
摘要 ( 263 )   HTML ( 2)   PDF (2511KB) ( 2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手段结合生理生化特性来研究酿酒酵母突变株高产谷胱甘肽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突变株谷胱甘肽合成限速酶、抗氧化酶活力及其编码基因表达量、过氧化氢和还原型辅酶Ⅱ(nicotinamide adenine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含量显著提高;丙酮酸激酶活力、丙酮酸、柠檬酸和琥珀酸含量显著降低;此外,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的基因表达量分别显著下调和上调。因此,突变株可能在遭受内源性活性氧过氧化氢的胁迫下,通过调节谷胱甘肽合成限速酶活力加强了谷胱甘肽的合成,与抗氧化酶共同抵御氧化胁迫;丙酮酸激酶活力减弱降低了丙酮酸的合成,减少了三羧酸循环的通量,使得磷酸戊糖途径通量增加,从而提高了NADPH含量,为谷胱甘肽的合成提供了充足的还原力。
基于基因转录和代谢物分析的异亮氨酸生产菌谷氨酸棒状杆菌YILW的理性改造
温 冰,麻 杰,李智祥,张成林,徐庆阳,陈 宁
2017, 38(4):  32-38.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06
摘要 ( 277 )   HTML ( 1)   PDF (1609KB) ( 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获得异亮氨酸生产菌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YILW的理性改造策略,考察该菌株与出发菌株C. glutamicum ATCC 13032异亮氨酸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及代谢产物的差异。结果表明,C. glutamicumYILW丙酮酸羧化酶编码基因pyc的下调表达使得其胞内草酰乙酸含量降低,过表达该基因显著增加胞内草酰乙酸含量及异亮氨酸产量(分别从1.32 μmol/g(细胞干质量,下同)和5.18 g/L提高至3.32 μmol/g和5.81 g/L),但副产物赖氨酸及胞内2-酮丁酸积累量提高。针对该问题采用强启动子替换手段过表达ilvBNC操纵子,使得其异亮氨酸产量提高至6.63 g/L。为进一步增加异亮氨酸合成,过表达输出载体编码基因brnE和brnF,其产量提高至7.31 g/L,较出发菌株C. glutamicum YILW提高41.1%,转化率提高40.0%。由此可见,在基因转录及代谢物分析结果指导下理性过表达pyc、ilvBNC操纵子及brnE和brnF能够显著提高异亮氨酸产量并降低副产物浓度。
基于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为负向筛选标记的生酮古龙酸杆菌基因组无痕修饰系统的构建
陆 浩,李天明,刘金雷,杜红燕,王北辰,冯惠勇
2017, 38(4):  39-4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07
摘要 ( 263 )   HTML ( 1)   PDF (2450KB) ( 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构建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upp)敲除打靶质粒,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了生酮古龙酸杆菌(Ketogulonigenium vulgare)的upp基因缺失突变株K. vulgare Δupp,可作为基因组无痕修饰系统底盘细胞的upp基因表达载体,转化突变株K. vulgare Δupp,获得upp基因回补菌株PBB-upp,并验证了upp作为负向筛选标记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突变株Δupp在1 mg/mL的5-氟尿嘧啶培养基上可生长,野生型和回补菌株PBB-upp不能生长,3株菌对5-氟尿嘧啶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可以将upp基因作为负向筛选标记,与正向筛选标记相结合,在upp基因缺失的底盘细胞基础上通过两次同源重组,实现基因组的无痕修饰与改造。
杂环胺人工抗原的合成以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王 静,马宁宁,宋 洋
2017, 38(4):  45-5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08
摘要 ( 272 )   HTML ( 1)   PDF (2423KB) ( 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建立适用于一类杂环胺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利用改良的碳化二亚胺法将在2-氨基-3,4,8-三甲基咪唑[4,5-f]-喹喔啉(2-amino-3,4,8-trimethyl-3H-imidazo[4,5-f]quinoxaline,4,8-DiMeIQx)的2-氨基处连接丁二酸单甲酯酰氯制备的半抗原偶联蛋白获得人工抗原。该方法利用适当pH值的缓冲体系,将酯的水解和蛋白偶合一步完成,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效地节省了反应时间和成本,且对人工抗原的紫外扫描验证和多克隆抗体效价检测结果都直接和间接地表明偶合是成功的。最终免疫获得4,8-DiMeIQx结构类似物的多克隆抗体,该抗体的最高效价为1∶450 000,且经直接竞争ELISA检测,该抗体对目标物4,8-DiMeIQx的灵敏度(IC50)为24.0 μg/L,最低检测限(IC15)为1.8 μg/L,对其结构类似物7,8-DiMeIQx、8-MeIQx、2-氨基-3-甲基咪唑[4,5-f]-喹喔啉(IQx)、2-氨基-3,4,7,8-四甲基咪唑[4,5-f]-喹喔啉(TriMeIQx)的灵敏度分别为35.0、30.0、28.0、40.0 μg/L,而其他与目标物结构相差较大的杂环胺,像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4,5-b]吡啶(PhIP)、2-氨基-3-甲基咪唑[4,5-f]喹啉(IQ)和2-氨基-3,4-二氨基咪唑[4,5-f]喹啉(2-amino-3,4-dimethyl-imidazo[4,5-f]quinoline,MeIQ),它们几乎不与抗体结合(CR<0.01%)。由此可见,可以利用该抗体建立高效快速的杂环胺ELISA检测方法用以定量或定性检测肉类加工食品中的一类杂环胺。
茅台大曲中酵母的分离、鉴定及其功能初探
王晓丹,陈美竹,班世栋,邱树毅
2017, 38(4):  51-5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09
摘要 ( 388 )   HTML ( 2)   PDF (3437KB) ( 4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可培养方法对酱香型白酒大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和筛选,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及酵母2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酵母,并分析酵母的发酵能力和风味成分。结果表明,酱香型大曲中酵母数量为103 CFU/g;共分离鉴定6 种酵母,各酵母产香能力不同,编号FBKL2.0071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fibuligera)固态发酵物具有浓郁的果香味,其中以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苯乙醇、乙酸苯乙酯、棕榈酸乙酯含量较高。编号FBKL2.0082多株伯顿丝孢毕赤酵母(Hyphopichia burtonii)固态发酵物呈浓郁的花香味,其中以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和苯乙醇含量较高。这两株酵母固态发酵时都能产生大量的酯类和醇类等挥发性香味物质,还有少量醛、酮、酚和烷类等物质。分离得到的酵母产酒能力不同,总体产酒能力不高。
酸化和渗透压对不同状态肠炎沙门氏菌生长的影响
石育娇,董庆利,刘 弘,曹翊婉,刘 箐
2017, 38(4):  58-6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10
摘要 ( 273 )   HTML ( 1)   PDF (2583KB) ( 1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酸化和渗透压对浮游态、分离态的肠炎沙门氏菌生长的影响,运用Baranyi模型、修正的平方根模型分别建立了浮游态、分离态的肠炎沙门氏菌生长的一级、二级模型;同时研究了吸附态的肠炎沙门氏菌在随后不同环境下培养7 d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25 ℃条件下预培养72 h后,浮游态、分离态的肠炎沙门氏菌在随后不同酸化和渗透压环境中,于大多数条件下表现出了相似的生长情况(P≥0.05);但是在pH 5.0+0.0 g/100 mL NaCl、pH 7.0+4.0 g/100 mL NaCl、pH 6.0+4.0 g/100 mL NaCl、pH 5.0+4.0 g/100 mL NaCl 4 组环境中,2 种状态的肠炎沙门氏菌生长曲线、生长动力学参数均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P<0.05)。同时在pH 5.0~7.0和NaCl含量0.0~4.0 g/100 mL的范围内,建立的浮游态、分离态肠炎沙门氏菌一级、二级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较高,均方根误差较小;模型参数Aw min、pHmin和模型评价指标准确因子、偏差因子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在25 ℃条件下预培养72 h后,吸附态的肠炎沙门氏菌的初始吸附量为(5.604±0.117)(lg(CFU/cm2));在随后不同的酸化和渗透压环境下培养7 d后,随着pH值的降低或NaCl含量的增加,吸附态的肠炎沙门氏菌吸附量逐渐减小。本研究可为理解并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同生理状态的肠炎沙门氏菌的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草甘膦人工抗原的制备及兔源多抗的ELISA鉴定
王 晶,王 耀,王方雨,邓瑞广,胡骁飞,余秋颖,郝俊芳,邢云瑞,侯玉泽
2017, 38(4):  65-6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11
摘要 ( 254 )   HTML ( 2)   PDF (2033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 carbodiimidehydrochloride,EDC)法和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法,合成了草甘膦(N-(phosphonomethyl) glycine,PMG)人工抗原,通过免疫制备高敏感性、特异性的兔PMG多克隆抗血清并进行鉴定。将PMG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和鸡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偶联,合成免疫抗原PMG-BSA和包被抗原PMG-OVA。经紫外扫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抗。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多抗效价,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免疫的3 只兔血清效价均达1∶104以上,2号兔多抗效果最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0.9 μg/mL,且具备良好的特异性。本实验成功合成了PMG人工抗原,并制得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兔多抗,为PMG的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提供参考。
浆水中细菌多样性分析及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张晓辉,杨靖鹏,王少军,王 静,樊明涛,魏新元
2017, 38(4):  70-7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12
摘要 ( 285 )   HTML ( 3)   PDF (2355KB) ( 3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自然发酵浆水中细菌的多样性并分离可以用于批量生产浆水的乳酸菌菌株,分析从3 个不同地方采集的浆水中的细菌多样性,分离和鉴定浆水中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效果好的优势菌乳酸菌。提取浆水总DNA,采用MiSeq技术对细菌16S rRNA的V3~V4区进行测序分析,获得浆水中的细菌多样性。结果显示,乳杆菌在3 种浆水中为优势菌,3 种浆水中的细菌多样性存在差异,TS_taian和XA_changan 2 种浆水中的细菌多样性组成比较相近,而XA_yanta则与前面2 种浆水差异性比较大,在3 种浆水中检测到致腐菌和可能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利用改良的MRS培养基从3 种浆水中分离获得35 株产生溶钙圈的菌株,挑选其中10 株对4 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抑制效果好的菌株进行16S rRNA测序鉴定,其中8 株为植物乳杆菌,2 株为鼠李糖乳杆菌,说明该2 种菌在浆水中为优势菌,为今后利用此两株菌进行单菌发酵或混合发酵生产浆水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北宗黄酒麦曲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任 清,侯 昌
2017, 38(4):  77-8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13
摘要 ( 402 )   HTML ( 7)   PDF (3842KB) ( 1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梯度稀释法和划线纯化法对麦曲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 株细菌和5 株真菌。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种鉴定,细菌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克劳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lausii)、根际芽孢杆菌(Bacillus rhizosphaerae)、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Bacillus sonorensis)。真菌分别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根菌属(Talaromyces radicus)、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伞状犁头霉(Absidia corymbifera)。
传统霉菌发酵食品中的霉菌DNA扩增
顾 双,陈俊霖,王向阳
2017, 38(4):  83-8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14
摘要 ( 257 )   HTML ( 5)   PDF (2017KB) ( 3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市场上霉菌发酵食品能否扩增霉菌DNA,除了红曲霉外其他曲霉是否具有pksCT基因,以及加热灭菌条件对红曲黄酒中pksCT基因降解的影响。从市售的11 种食品中提取DNA,选用ITS基因引物和pksCT基因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并电泳分析。分别用麦曲、红曲发酵黄酒,对发酵前、发酵中、灭菌后、贮藏期样品扩增pksCT基因并测定橘霉素质量浓度;选择灭菌温度70、80、90、100 ℃,灭菌时间10、20、30 min,灭菌后样品扩增pksCT基因。结果表明有4 种食品能用ITS引物扩增出条带,但只有红曲霉发酵的红腐乳能扩增出pksCT基因。红曲黄酒在发酵中、灭菌后能够扩增出pksCT基因,并且在80 ℃灭菌20 min和90 ℃灭菌10 min条件下,仍然可以扩增出pksCT基因,但90 ℃灭菌20 min或100 ℃灭菌10 min,DNA受到破坏。红曲霉发酵食品能够扩增出pksCT基因,曲霉发酵的食品未能用pksCT基因引物扩增出条带。通过PCR方法扩增出部分霉菌发酵食品的霉菌DNA并测序,有助于了解其加工中使用的菌种,继而为发酵加工食品的终端监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仙人掌果酒发酵动力学及其抗氧化性
李 雪,白新鹏,曹 君,赵 晔,武林贺,张宇翔,马若影
2017, 38(4):  87-9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15
摘要 ( 288 )   HTML ( 6)   PDF (2890KB) ( 1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仙人掌果汁为原料,添加SY型安琪酵母进行恒温发酵并对其发酵动力学和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每隔12 h测定仙人掌果酒的酵母菌数、酒精度、还原糖量,针对实验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SGompertz模型和DoseResp模型对其进行非线性拟合。同时在果酒发酵的各个阶段测定了总酚和黄酮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性,了解其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3 种模型的模拟预测值和实测值的拟合度均大于0.99,模拟拟合度较好,综合反映了仙人掌果酒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总酚和黄酮含量相对较高,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效果显著,Fe3+还原能力良好。
纳豆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融合子的多重PCR鉴定
张 琳,庞丰平,霍乃蕊
2017, 38(4):  93-9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16
摘要 ( 196 )   HTML ( 3)   PDF (3346KB)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建立纳豆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融合子快速鉴定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根据芽孢杆菌的芽孢形成早期因子基因spo0A和13 株乳酸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对P1/P2和P3/P4,以亲本菌株DNA为模板,优化每对引物在适宜退火温度条件下的PCR体系,在最优体系下的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P1/P2能特异性扩增出spo0A基因片段(308 bp),而7 株乳酸菌全部呈阴性;P3/P4可扩增出所有受试乳酸菌和经表型鉴定确定的阳性融合子中的目标基因片段(576 bp),而对芽孢杆菌无扩增。多重PCR结果表明在P1/P2的最优体系中只有308 bp片段的扩增,而在P3/P4的最优体系中可实现2 个片段的共扩增,对融合后获得的50 个菌株的鉴定结果与单重PCR和表型鉴定结果100%吻合。该体系中模板DNA 1 ng/μL,每条引物0.4 μmol/L,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0.25 mmol/L,Taq酶0.06 U/μL;PCR时94 ℃预变性5 min;每个循环(共30 个)94 ℃ 30 s、53 ℃ 30 s、72 ℃ 60 s,产物末端 72 ℃延伸7 min。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好,适用于芽孢杆菌、乳酸菌以及二者融合子的快速鉴定。
人参果自然发酵醪中酵母菌种筛选及其发酵性能
苏凤贤,张 井,郑晓杰
2017, 38(4):  100-10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17
摘要 ( 311 )   HTML ( 2)   PDF (2376KB) ( 3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适合甘肃河西走廊特产人参果酒精发酵的优良酵母菌株,以人参果自然发酵醪为原料,通过镜检等方法从分离纯化的20 株酵母菌中进一步筛选得到11 株发酵性能良好的酵母菌,分别命名为TY8、TY5、TY6、Y3、Y4、Y5、LY3、LY1、Y1、Y2、TY2。以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作为对照菌株,通过酵母发酵力比较、耐乙醇能力、耐SO2能力、理化指标分析及感官评价,筛选出1 株适于人参果果酒发酵的酿酒酵母TY8。以此菌株发酵生产的人参果果酒香气特征明显,酒体澄清透明,具有人参果果酒典型风味。
乌鲁木齐牛羊肉源沙门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状况及相关基因分析
葛 琨,武 运,杨保伟,吴浩天,王 威,张亚南,田 歌,马文瑞
2017, 38(4):  107-11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18
摘要 ( 250 )   HTML ( 2)   PDF (2331KB) ( 1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牛羊肉源沙门氏菌对15 种抗生素的药敏性以及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相关耐药基因,更好地了解沙门氏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途径,为预防与控制沙门氏菌疾病提供基础信息。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药敏性,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序列测定法确定耐药沙门氏菌中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相关的喹诺酮类抗性决定区基因突变及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30 株沙门氏菌中对甲氧苄啶、氯霉素、萘啶酮酸、四环素、磺胺异甲二唑、链霉素、甲氧嘧啶/磺胺异恶唑、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86.7%、66.7%、60.0%、50.0%、33.3%、26.7%、6.7%、6.7%,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均表现为敏感;qnrB、qnrA、qnrS、aac(6′)-Ib-cr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0%、45.0%、0%、5.0%;30 株沙门氏菌发生gyrA基因突变的菌株数为14 株,主要突变类型是Ser83Phe,发生parC基因突变的菌株数为25 株,主要突变类型是Thr57Ser。结论:乌鲁木齐牛羊肉源沙门氏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状况应当予以关注,其耐药突变基因及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导致沙门氏菌耐药的重要原因。
单增李斯特菌srtA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李 森,热依汉古丽·麦麦提力
2017, 38(4):  113-11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19
摘要 ( 239 )   HTML ( 2)   PDF (2241KB) ( 2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细胞壁上存在的表面蛋白与其致病性和细菌菌膜的形成密切相关,而srtA基因是介导表面蛋白膜表面定位的关键因子,通过识别特定的蛋白序列将表面蛋白共价结合在细胞壁上,也是单增李斯特菌的重要毒力基因。为深入研究srtA的功能及其对细菌毒力的调控,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敲除了单增李斯特菌中的srtA基因,并对基因敲除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生长曲线的测定,发现srtA基因敲除株的生长活性低于野生型菌株。进一步利用该菌株对星形胶质细胞系U251的侵袭实验发现,srtA基因敲除菌株的侵袭效率低于野生菌株,提示srtA基因在调控单增李斯特菌的侵袭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可为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调控和细菌菌膜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α-淀粉酶抑制剂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流分析
张洪志,徐庆阳,曹华杰,白 芳,陈 宁,白 钢
2017, 38(4):  118-12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20
摘要 ( 437 )   HTML ( 11)   PDF (1810KB) ( 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糖类的利用效率,加强糖类代谢向生成α-淀粉酶抑制剂的方向流动,提高α-淀粉酶抑制剂产量,对天蓝黄链霉菌合成α-淀粉酶抑制剂的代谢网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α-淀粉酶抑制剂合成的代谢流量分配规律和关键节点,并且应用代谢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谷氨酸钠对α-淀粉酶抑制剂发酵中后期胞内代谢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α-淀粉酶抑制剂分批发酵过程中,未流加谷氨酸钠时合成α-淀粉酶抑制剂的代谢流量为1.84;在发酵培养基中流加谷氨酸钠使其质量浓度维持在4.0 g/L后,α-淀粉酶抑制剂生物合成的代谢流增长至3.18。因此发酵过程中流加谷氨酸钠能够改变α-淀粉酶抑制剂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节点6-磷酸葡萄糖、7-磷酸景天庚酮糖及谷氨酸的代谢流分布,提高α-淀粉酶抑制剂生物合成途径的代谢流量。
成分分析
2种草莓成熟过程中果实特征品质指标的变化
严嘉玮,路洪艳,李 莉,罗自生,李栋栋,宋 钧,班兆军
2017, 38(4):  125-13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21
摘要 ( 474 )   HTML ( 8)   PDF (2851KB) ( 4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米拉’(‘Mira’)和‘哈尼’(‘Honeoye’)2 个草莓品种的白色未熟期、粉色转熟期和红色成熟期3 个阶段成熟过程中与风味、生理功能活性相关的特征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草莓成熟果实中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芳香性挥发成分、花色苷成分积累量有显著性上升,而总酸、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有所下降。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草莓成熟过程中总酚、总黄酮、总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均与总抗氧化-亚铁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以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ption capacity,ORAC)的变化之间存在高相关性(r为0.859 1~0.994 7),而总花色苷含量与FRAP和ORAC之间的相关性仅为0.315 0和0.385 3。同时得出草莓果实的成熟度与芳香性挥发成分和花色苷组分积累量呈正相关性。
葡萄、芒果、草莓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组分分析及其抗氧化相互作用
潘 瑶,郑时莲,邹兴平,熊字伟,邓泽元,李红艳
2017, 38(4):  133-14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22
摘要 ( 329 )   HTML ( 3)   PDF (2564KB) ( 3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3 种水果(葡萄、芒果、草莓)乙醇提取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建立2种体外抗氧化模型: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比较3 种不同水果提取物在不同抗氧化模型中相互作用的能力。同时,利用等辐射分析法,分析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各物质之间抗氧化相互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葡萄提取物的总酚以及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草莓和芒果。草莓提取物中主要含有鞣花酸、花葵素-3-葡糖苷、花葵素-3-乙酰葡糖苷和花葵素-3-芸香苷等。芒果提取物主要含有鞣花酸、芒果苷和桑橙素等。葡萄提取物中主要含有反-白藜芦醇、花色苷等。同一组合,在不同抗氧化模型中表现出的活性不同,葡萄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性较强,其次是芒果和草莓。同一模型中,抗氧化协同率最高的组合比例为草莓-芒果1∶9(DPPH模型)和草莓-芒果1∶1(ABTS模型)。
超声辅助萃取-梯度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樱子中6 种活性成分
廖安辉,周光明,陈军华,高 意,于 璐,张彩虹
2017, 38(4):  141-14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23
摘要 ( 335 )   HTML ( 2)   PDF (2197KB) ( 2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超声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樱子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和芹菜素6 种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Sustain 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B)-0.1%乙酸溶液(A);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梯度波长为280 nm(0~5.00 min)、350 nm(5.00~20.00 min);柱温35 ℃;进样量20 μL。结果:该条件下6 种成分的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线性范围良好,r不低于0.999 1(n=6),平均加标回收率(n=3)为96.21%~110.39%(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3.14%)。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药用植物金樱子的定量检测和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乳酸菌发酵苹果汁香气成分
李维妮,郭春锋,张宇翔,魏建平,岳田利
2017, 38(4):  146-15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24
摘要 ( 384 )   HTML ( 6)   PDF (1999KB) ( 3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乳酸菌单一菌种和多菌组合分别发酵苹果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发酵过程中苹果汁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9 组发酵苹果汁的香气成分,结合不同香气物质的阈值与香气值分析特征香气成分,并对各组苹果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苹果汁的OD值呈对数上升趋势。各组苹果汁中共鉴定出48 种香气成分,主要包含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和酚类,其中酯类是各发酵组中种类最多且含量最大的香气类别,其次是醇类。9 组苹果汁的主要香气成分和香气值较大并有突出贡献的特征香气成分均为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2-甲基丁基乙酸酯和乙酸己酯等。多菌发酵和单菌发酵苹果汁的香气成分含量及香气值差异显著(P<0.05),说明多菌发酵中醇类、酯类和其他类香气物质的总含量明显高于单菌发酵,且赋予苹果汁更强烈的果香、青香和花香。多菌发酵组的总体感官评分高于单菌发酵组,当副干酪乳杆菌20241、动物双歧杆菌6165、嗜热链球菌6063、嗜酸乳杆菌6005活菌数比为1∶1∶1∶1时,感官评分最优。研究结果为今后乳酸菌在发酵果蔬汁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分析古井贡酒中香气成分
李贺贺,胡萧梅,李安军,孙金沅,黄明泉,孙啸涛,郑福平,孙宝国
2017, 38(4):  155-16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25
摘要 ( 383 )   HTML ( 11)   PDF (2433KB) ( 3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搅拌棒吸附萃取(stir barsorptive extraction,SBS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古井贡酒酒样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分析。通过优化样品酒精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参数确定了最优萃取条件,两种方法的整体精密度和重复性均较好。在相同条件下,对比两种萃取方法,SBSE的灵敏度和回收率均高于HS-SPME。通过标准品、保留指数、NIST 14谱库比对,共定性出190 种化合物,其中用标准品准确定性143 种。在白酒中首次发现4 种酯类化合物:3-甲基丁酸己酯、丁酸辛酯、癸酸丙酯、癸酸异丁酯。
苏尼特羊不同部位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分析
罗玉龙,赵丽华,王柏辉,刘 畅,张亚琨,杨 帆,岳建平,靳 烨
2017, 38(4):  165-16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26
摘要 ( 309 )   HTML ( 4)   PDF (1727KB)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12 月龄苏尼特羊不同部位的肌肉为实验材料,取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臂三头肌3 个部位肌肉进行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的测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苏尼特羊肌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3 个部位羊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鉴定出44 种,包括醛类17 种、醇类11 种、酮类3 种、酸类3 种、烃类6 种、其他化合物4 种,通过比较3 个不同部位羊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筛选影响风味的物质为醛类和醇类,主要风味化合物为己醛、壬醛、1-辛烯-3-醇和2,3-辛二酮,背最长肌中的醛类和醇类含量高于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苏尼特羊3 个部位的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不大,但背最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要高于股二头肌与臂三头肌,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能对羊肉风味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4 种贝类肌肉中谷胱甘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张苏平,邱伟强,卢 祺,陈舜胜
2017, 38(4):  170-17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27
摘要 ( 453 )   HTML ( 5)   PDF (2414KB) ( 3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一种测定贝类肌肉中谷胱甘肽和游离氨基酸的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以4 种常见贝类为研究对象,采用0.02 mol/L盐酸溶液作为提取剂,体积分数5%磺基水杨酸溶液为蛋白沉淀剂,同时优化了缓冲溶液的组成及洗脱程序,并对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以及回收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贝类肌肉中的谷胱甘肽和游离氨基酸有着较好的分离效果,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1~0.999 9,检出限(RSN=3)为0.07~0.27 μmol/L,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6.40%~102.42%,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1%~0.73%和1.14%~2.60%。4 种贝类肌肉组织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丰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 396.39、1 016.04、911.15、287.01 mg/100 g,文蛤>青蛤>缢蛏>牡蛎,主要的游离氨基酸为牛磺酸(Tau)、谷氨酸(Glu)、丙氨酸(Ala)、精氨酸(Arg);谷胱甘肽含量分别为103.20、82.53、61.77、33.37 mg/100 g,青蛤>文蛤>缢蛏>牡蛎。该方法适用于贝类肌肉中谷胱甘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不同麦类麸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分析
张 萍,谢华林
2017, 38(4):  177-18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28
摘要 ( 331 )   HTML ( 2)   PDF (1687KB) ( 1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法测定荞麦麸皮、燕麦麸皮和黑麦麸皮中14 种无机元素的分析方法。选择硝酸+过氧化氢为消解溶剂,麦类麸皮经微波密闭消解后直接分析。通过优化ICP-OES工作条件以及选择待测元素分析波长,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研究共存元素的光谱干扰及其消除。方法的检出限在0.26~52.66 μg/L范围内;各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 5~0.999 9之间;通过测定国家标准物质小麦(GBW10011),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较高的精密度。
HPLC-MS/MS法测定甜樱桃花色苷与非花色苷酚的组成与含量
孙 丹,陈为凯,何 非,王 军,谷会岩
2017, 38(4):  181-18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29
摘要 ( 400 )   HTML ( 3)   PDF (2566KB) ( 2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甜樱桃‘雷尼’、‘红艳’、‘红灯’3 个品种的花色苷与非花色苷酚的组成与含量。花色苷的检测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100-5C18柱(250 mm×4.6 mm,6.5 μm),流动相为水-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进样量30 μL,流速1.00 mL/min,柱温50 ℃,检测波长525 nm;非花色苷酚的检测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SB-C18(50 mm×3.0 mm,1.8 μm),流动相为1%乙酸-1%乙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进样量2 μL,流速1.00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280 nm。结果表明,3 个品种共检测到9 种花色苷,主要为花青素-3-芸香糖苷和花青素-3-葡萄糖苷,其在‘红艳’果皮、‘雷尼’果皮、‘红灯’果皮、‘红灯’果肉中的含量分别为5.21、2.51、75.70、7.40 mg/g和0.09、0.07、3.57、0.34 mg/g。非花色苷酚类化合物检测出了芦丁与山柰酚-3-芸香糖苷这2 种化合物,其在‘红艳’果皮、‘雷尼’果皮、‘红灯’果皮中的含量分别为0.30、0.63、0.74 mg/g和1.17、2.91、2.37 mg/g。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分析红枣白兰地风味成分
李树萍,邱诗棋,吴宛芹,张 莹,李珊珊,李美萍,张生万
2017, 38(4):  187-19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30
摘要 ( 230 )   HTML ( 2)   PDF (1981KB) ( 4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直接进样法,通过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对红枣白兰地风味成分进行质谱、保留指数和嗅闻3 种方法的定性分析,并结合气相色谱-三内标法对风味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同时结合气味活度值和香气强度值评价其主要成分对总体风味的贡献。结果表明:经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分析,共检出56 种化合物,其中鉴定结构的有52 种,占红枣白兰地总风味成分的99.72%;气味活度值及香气强度值分析表明,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丁酸、戊酸和己酸为红枣白兰地的主体香气成分,乙酸-2-苯乙酯和苯丙酸乙酯赋予了红枣白兰地一定的枣香味。该结果为研究红枣白兰地的风味和品质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4 种主要柑橘类香气成分比较
张 涵,鲁周民,王锦涛,郭 旭
2017, 38(4):  192-19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31
摘要 ( 326 )   HTML ( 5)   PDF (1918KB) ( 6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明不同柑橘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对芦柑、脐橙、砂糖橘和狮头柑4 个具有典型气味的柑橘品种果皮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分别从这4 个品种果皮样品中检测出挥发性成分39、37、43 种和41 种,在芦柑和砂糖橘香气中缺少酯类物质,在脐橙香气中缺少酮类物质,狮头柑香气中包括了烃类、醛类、酮类、醇类、酯类、芳香族化合物和一些其他成分,初步从香气成分种类差异、共有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差异以及各自特有成分上解释了4 种果品的香气区别,从化学角度说明了4 个柑橘品种果实香气类型的差异。
HS-SPME-GC-O-MS分析红枣发酵酒中的挥发性成分
焦 娇,李 凯,李树萍,苗潇潇,张生万
2017, 38(4):  197-203.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32
摘要 ( 387 )   HTML ( 4)   PDF (2392KB) ( 3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GC-O-MS)联用,对红枣发酵酒中易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条件及GC-MS分离检测条件的系统研究,并采用气味活度值结合香气强度值评价了主要成分对总体香味的贡献。选定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最优参数为:50/30 μm 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头、样品用量8.0 mL/20.0 mL样品瓶、加盐量0.40 g/mL、萃取温度55 ℃、萃取时间40 min、平衡时间20 min、解吸时间5 min。选用Rtx-Wax色谱柱,经GC-O-MS联用对红枣发酵酒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检出108 种组分,结构推断86 种,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97.09%。其中,乙酸-3-甲基丁酯、3-甲基丁醇、己酸乙酯、2-己烯酸乙酯、庚酸乙酯、乙酸、辛醇、癸酸乙酯、苯甲酸乙酯、戊酸、乙酸-2-苯乙酯、己酸、苯甲醇、苯丙酸乙酯、苯乙醇、辛酸、n-癸酸为红枣发酵酒的主体香气成分。其结果为红枣发酵酒的质控及香味评价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2 种艾叶酚类化合物与挥发油成分比较
段凯莉,高明景,刘永泉,张婷婷,陈 丽,赵三忠,罗丽萍
2017, 38(4):  204-21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33
摘要 ( 322 )   HTML ( 3)   PDF (2189KB) ( 2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艾叶化学成分与其产地之间关系,分别以产自河南南阳和新疆的艾叶为实验材料,对比研究其酚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的组成。以体积分数60%乙醇溶液为溶剂超声提取酚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标样检测其组成;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河南南阳和新疆艾叶挥发油得率分别为2.644%、0.805%;河南南阳、新疆艾叶分别检测出标准品中的19 种和14 种酚类化合物,总含量达13.43 mg/g和9.75 mg/g;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9 种和12 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0.24%和71.22%。河南南阳艾叶比新疆艾叶含有更加丰富的酚类化合物和挥发油。
工艺技术
辛烯基琥珀酸-阿拉伯胶酯的合成工艺及乳化性能
石 燕,李 翠,罗 琦,欧阳佰玲,涂宗财,王 辉,黄 涛,张晓荣
2017, 38(4):  211-21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34
摘要 ( 395 )   HTML ( 3)   PDF (2725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阿拉伯胶(gum arabic,GA)和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阿拉伯胶酯(octenyl succinic acid-GA ester,OS-GA)。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OS-GA的合成工艺,并对其产物乳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S-GA合成的较优组合为OSA添加量3.0%(以干基GA计)、GA溶液初始质量浓度40 g/100 mL、反应体系pH 8.85、反应温度33 ℃、反应时间1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OS-GA的辛烯基琥珀酸接入量为1.99%,其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均显著提高。
黑豆蛋白的分级提取及黑豆花色苷的成分鉴定
江 甜,何 毅,祝振洲,李书艺,何静仁
2017, 38(4):  217-22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35
摘要 ( 258 )   HTML ( 2)   PDF (2362KB) ( 2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黑豆为原料,添加不同浓度(0、5、10、15、20、25 mmol/L)的不同二价阳离子(Ca2+、Mg2+和Zn2+)分级提取黑豆蛋白,经冷冻干燥后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质量浓度,并对所得蛋白级分(7S、11S)的纯度和得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豆提取过程中所加入二价阳离子的类型及浓度显著影响7S和11S球蛋白的得率和纯度。利用综合平衡法,最终选定添加10 mmol/L的Mg2+分级提取黑豆球蛋白,得到7S蛋白纯度和得率分别为(86.29±3.25)%和(2.90±0.14)%,11S蛋白纯度和得率分别为(87.42±3.30)%和(9.11±0.28)%。用乙醇法提取黑豆花色苷,测得黑豆中总花色苷含量为(0.58±0.03)mg/g,总酚含量为(2.22±0.12)mg/g,对黑豆花色苷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其组成成分为飞燕草色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色素-3-O-葡萄糖苷、牵牛花色素-3-O-葡萄糖苷和锦葵花色素-3-O-葡萄糖苷。
基于均匀设计和主成分分析的甘薯薯片油炸工艺优化
李玉龙,杨 烨,陆国权
2017, 38(4):  223-23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36
摘要 ( 450 )   HTML ( 2)   PDF (3102KB) ( 2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优化甘薯薯片油炸工艺,采用单因素和均匀设计相结合进行试验,对均匀设计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单因素试验表明:切片厚度、预干燥阶段和油炸阶段对含油量、L*值和b*值有较大影响;均匀设计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油炸时间对含油量影响显著(P=0.011),食盐水质量分数对含水量影响显著(P=0.022),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对L*值影响极显著(P=0.001),预干燥时间和油炸时间对b*值影响显著,食盐水浸泡时间、食盐水质量分数、预干燥温度、预干燥时间和切片厚度对脆度的影响符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P=0.001);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提取2 个主成分能解释87.4%的指标信息,达到指标降维目的;岭回归分析建立了综合得分回归模型,相关系数R为0.997,能很好地拟合产品的综合得分;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预测最佳综合评分工艺参数为切片厚度2 mm、热烫时间1 min、质量分数1%食盐水浸泡20 min、预干燥温度60 ℃、预干燥时间70 min、油炸温度150 ℃、油炸时间1 min,验证综合评分为0.89,综合评分高于均匀设计试验组最高值0.86。优化工艺所得产品具有含油量低、颜色和脆度俱佳等特点,相关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响应面试验优化黏质沙雷氏菌利用菜籽饼粕产灵菌红素工艺
陈新颜,操丽丽,杨培周,王康林,章 华,操新民,郑 志,姜绍通
2017, 38(4):  231-23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37
摘要 ( 241 )   HTML ( 1)   PDF (2657KB) ( 1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得到一株产灵菌红素的黏质沙雷氏菌为发酵菌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提高黏质沙雷氏菌生产灵菌红素的效率,结果表明,黏质沙雷氏菌最优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为玉米粉用量10 g/L、菜籽饼粕用量21.7 g/L、硫酸锌质量浓度0.05 g/L、发酵液初始pH 5.8、接种量5.5%、装液量80 mL/250 mL三角瓶、温度27 ℃、摇床转速200 r/min,培养24 h后,发酵液中灵菌红素产量达到11.56 g/L。本研究为高温菜籽饼粕原料发酵生产灵菌红素提供理论依据。
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合酶法提取碎米荠多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罗 凯,黄秀芳,周毅峰,张 弛
2017, 38(4):  237-24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38
摘要 ( 374 )   HTML ( 4)   PDF (2546KB) ( 2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人工种植的碎米荠为原料,研究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及抗氧化活性。首先对提取条件的单因素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提取条件的响应面优化。单因素优化条件为:质量分数2%复合酶(m(纤维素酶)∶m(果胶酶)=2∶1)、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60 ℃、酶解pH 4.0。响应面优化结果为:酶解时间91.8 min、酶解温度57.1 ℃、酶解pH 4.17。在此条件下,碎米荠粗多糖提取率最高,粗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4.14%,验证实验得到实际粗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4.07%;与理论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1.62%。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碎米荠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且效果优于VC。该实验结果为碎米荠多糖的提取以及多糖的性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超声波法制备八角茴香油-β-环糊精微胶囊及其表征分析
李 萍,舒 展,申晓霞,舒 婷
2017, 38(4):  243-24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39
摘要 ( 353 )   HTML ( 19)   PDF (3305KB) ( 4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八角茴香油的稳定性,采用超声波法制备八角茴香油-β-环糊精微胶囊。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微胶囊的加热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八角茴香油与β-环糊精质量比1∶6(g/g)、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50 ℃、超声功率198 W,在此条件下包埋率为94.21%,载药量为6.93%,平均粒径为2.53 μm。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的变化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显著。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证实了微胶囊的形成。释放特性表明,200 ℃条件下加热120 min,八角茴香油保留率仅剩4.60%,而相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微胶囊中八角茴香油保留率为78.38%,是八角茴香油的17.04 倍,八角茴香油被包埋后热稳定性提高。超声波法和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微胶囊相比,载药量相差不大,但超声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及收率比饱和水溶液法分别提高7.80%和4.98%;超声制备微胶囊包埋率、收率及载药量比研磨法分别提高14.68%、1.88%和1.85%。超声波法是制备高质量八角茴香油-β-环糊精微胶囊的简便可行方法,八角茴香油被包埋后稳定性提高,有望应用于食品保鲜领域。
安全检测
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番茄酱和果汁中异细交链孢菌酮酸
朱 帆,李焕婷,王 弘,杨金易,徐振林,雷红涛,肖治理,孙远明,沈玉栋
2017, 38(4):  250-25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40
摘要 ( 255 )   HTML ( 7)   PDF (2251KB) ( 1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番茄酱和果汁中链格孢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建立异细交链孢菌酮酸(iso-tenuazonic acid,ITeA)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通过棋盘法和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包被原质量浓度为15.6 ng/mL、抗体质量浓度为稀释96 000 倍、缓冲体系pH 7.4、竞争反应时间和二抗反应时间分别为40 min和50 min。方法IC50为2.13 ng/mL,线性范围为0.50~9.12 ng/mL,检测限为0.10 ng/mL,与结构功能类似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样品添加回收率在78.60%~110.83%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本方法适用于样品中ITeA污染的特异性快速筛查。
普鲁士蓝/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酱油中的亚硝酸盐
高红丽,唐 喆,曹 力,李兆周,李道敏,李松彪,侯玉泽
2017, 38(4):  255-25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41
摘要 ( 346 )   HTML ( 3)   PDF (3062KB) ( 2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电化学沉淀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在石墨烯的表面,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该电极进行表征,并研究亚硝酸根离子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0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0)中,亚硝酸根在1×10-6~1×10-2 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为3×10-8 mol/L。所构建的普鲁士蓝/石墨烯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离子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将所构建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应用于酱油中亚硝酸盐的检测。
河豚毒素DNA适配子核心区域的识别
邵碧英,陈文炳,刘正才,缪婷玉,彭 娟,杨 方
2017, 38(4):  260-26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42
摘要 ( 232 )   HTML ( 1)   PDF (2323KB) ( 1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DNA folding form在线软件分析河豚毒素DNA适配子A3、G10的二级结构,根据二级结构,分别合成适配子A3、G10的各4 个区域的5’端地高辛标记的序列。用丙烯酸-环氧乙烷珠子固定河豚毒素,测定抗地高辛碱性磷酸酶的适宜稀释倍数,用地高辛-抗地高辛碱性磷酸酶系统检测各区域与河豚毒素的亲和力,识别出适配子的核心区域。结果表明,抗地高辛碱性磷酸酶的适宜工作浓度为2×104 倍稀释;合成的适配子A3的4 个区域中,A3-2区域与河豚毒素的亲和力最强,即适配子A3的核心区域为A3-2区域,实际上含有47 个核苷酸;合成的适配子G10的4 个区域中,G10-4区域与河豚毒素的亲和力最强,即适配子G10的核心区域为G10-4区域,实际上含有56 个核苷酸。
食品接触硅橡胶中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的检测及不确定度分析
高建国,贺炳慧,张辉珍,田 敏,宋晓云,于洪观
2017, 38(4):  265-26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43
摘要 ( 289 )   HTML ( 1)   PDF (2717KB) ( 2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迁移到食品模拟液中的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odecamethylcyclohexasiloxane,D6)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食品接触硅橡胶烤盘垫迁移出的D6含量为125.6 mg/kg,由D6标准品曲线拟合产生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较高,可达到0.028 5。整个实验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046 5,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093,而由不确定度引起的D6含量变化为±11.68 mg/kg。
凯氏定氮蒸馏装置-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蚝油等食品中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
赖国银,林建忠,曾 琪,林立毅,丁亦男,张志刚,徐敦明
2017, 38(4):  270-27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44
摘要 ( 357 )   HTML ( 4)   PDF (1843KB) ( 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凯氏定氮蒸馏装置,建立同时检测蚝油、酱油、鱼露中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蚝油等食品中的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经过磷酸酸化后转化为相应的酸,通过凯氏定氮蒸馏装置,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加磷酸调节蒸馏液pH值至3.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在0.005~1.000 mg/mL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丙酸钠(钙)(以丙酸计)、双乙酸钠的回收率分别为88.5%~108.3%和86.5%~108.7%,相对标准偏差为2.13%~6.42%和2.02%~6.37%(n=6)。方法简便快捷、稳定可靠,适用于蚝油、酱油和鱼露中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含量的测定。
氢核磁共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对油菜蜜中果葡糖浆掺假的判别分析
陈 雷,刘红兵,罗立廷
2017, 38(4):  275-28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45
摘要 ( 257 )   HTML ( 4)   PDF (2836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氢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谱图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least squares,OPLS)法对油菜蜂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进行判别分析。采集了303 个油菜蜜样品和180 个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果葡糖浆掺假蜂蜜样品的1H NMR谱图,并对油菜蜜主要糖类成分和部分低含量化合物进行了信号归属。采用OPLS对训练集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蜂蜜果葡糖浆掺假判别模型。通过排列实验法对模型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显示,油菜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样品在OPLS得分图中能明显区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样品的总体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8.40%和98.24%。因此,1H NMR与OPLS相结合可以实现油菜蜜中果葡糖浆掺假的快速鉴别。该方法是基于对蜂蜜成分的整体分析,避免了仅仅分析个别成分指标的检验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为蜂蜜质量监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基于16S rRNA基因DNA条形码鉴定美洲鳗、欧洲鳗、日本鳗
陈文炳,缪婷玉,彭 娟,邵碧英,陈 彬,江树勋,张志灯
2017, 38(4):  283-28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46
摘要 ( 348 )   HTML ( 4)   PDF (3852KB) ( 3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满足鳗鱼养殖、加工、贸易企业及执法部门的需求,建立我国主要养殖鳗鱼美洲鳗(Anguillarostrata)、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日本鳗(Anguilla japonica)的物种DNA条形码鉴定方法。以扩增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扩增美洲鳗、欧洲鳗、日本鳗的16S rRNA基因片段,各获得1 条16S r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前二者的长度均为638 bp、日本鳗的长度为640 bp,为了使物种鉴定方法更简便,结果更准确,从各自片段中截取具有物种特异序列的片段(243 bp),作为3 种鳗鱼的标准DNA条形码,设计两端碱基数分别为22 bp与23 bp的正向与反向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条形码检测方法。3年来的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美洲鳗、欧洲鳗、日本鳗3 种鳗鱼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可应用于3 种鳗鱼的物种鉴定。
苯甲酸添加剂的拉曼高光谱分析
王晓彬,黄文倩,王庆艳,刘 宸,王超鹏,杨桂燕,赵春江
2017, 38(4):  290-29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47
摘要 ( 388 )   HTML ( 3)   PDF (2744KB) ( 2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拉曼高光谱成像光谱仪采集苯甲酸添加剂得到的拉曼光谱信号和高光谱图像进行分析。采用小波去噪方法对原始拉曼光谱信号进行预处理,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小波去噪参数的最优组合为小波基函数sym2、分解层数2、重调方式sln、阈值方案Rigrsure,此时信噪比为32.092。对去噪后的拉曼光谱进行谱峰归属和分析,得到了苯甲酸分子在不同波数范围内的特征振动模式,其中在1 636、1 603、1 000、793、615 cm-1和420 cm-1处的拉曼信号较强,可作为苯甲酸的拉曼特征频率。分析不同特征频率条件下的灰度图像,发现图像的亮度与特征频率的峰强相关且变化顺序具有一致性。研究结果为苯甲酸添加剂的检测分析提供研究基础。
抑制剂去除对冷冻草莓中诺如病毒RT-PCR检测的影响
徐文斐,房保海,林 超,王宫璞,王 群,郑小龙,梁成珠,岳志芹
2017, 38(4):  296-30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48
摘要 ( 358 )   HTML ( 8)   PDF (2111KB) ( 1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设计对比实验,以冷冻草莓为材料,研究样品中所含抑制剂对诺如病毒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结果的影响,优化提高检测灵敏度与准确率。方法:GⅡ型诺如病毒便悬液的制备与RNA提取,已知阴性冷冻草莓样品进行前处理、病毒富集、病毒RNA提取纯化,分组(对照组、实验组),抑制剂去除,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随着病毒浓度的梯度递减,抑制剂影响作用呈明显增强趋势,导致在高于正常检测最低限度两个数量级的水平,即出现假阴性结果;抑制剂去除的实验组检测结果,随着病毒浓度梯度的递减明显优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抑制剂去除的实验组稳定检出限为10-6(Ct值小于40),最低检出限为10-7(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浓度梯度检测最低检出限为10-5)。结论:抑制剂去除可明显优化冷冻草莓中No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且操作简便快捷,检测成本浮动不大,期望应用于日常检测工作中。
基于抗单增李斯特菌单链抗体的胶体金探针制备及其活性鉴定
刘爱平,叶子熊,马 榆,张周莉,熊 清,李文丽,孙海芹,李 诚
2017, 38(4):  301-30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4049
摘要 ( 323 )   HTML ( 4)   PDF (2430KB) ( 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抗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的单链抗体,以胶体金作为示踪物,优化胶体金探针的制备,并经免疫渗滤法鉴定胶体金探针的活性。结果表明该胶体金探针应用于免疫渗滤法时,具有高度特异性,通过胶体金探针的直接显色,可判断阳性样品;对Lm的最低检测限约为107 CFU/mL;完成检测过程仅需10 min左右。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食品中Lm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