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杂志介绍
部门职能
机构设置
内容简介
开放获取政策
发展历程
历届主编
编委会
期刊订阅
主要殊荣
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
学术会议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办公登录
主编在线办公
编辑部登录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封面目录
友情链接
中国商业联合会
首农食品集团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中国食品杂志社
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
肉类研究
乳业科学与技术
未来食品学报
动物源食品科学
中国酿造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0卷 第21期 刊出日期:2019-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研究
纳米金属/金属氧化物-聚烯烃食品包装膜中纳米成分迁移的扩散系数估算
张策,胡长鹰,石玉杰,姜紫薇
2019, 40(21): 1-6.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908-085
摘要
(
264
)
HTML
(
16
)
PDF
(2648KB) (
1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Fick第二定律是否符合聚烯烃食品包装膜中纳米成分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规律,根据已有实验数据,基于Crank模型进行拟合,估算纳米金属/金属氧化物-聚烯烃食品包装膜中纳米成分的扩散系数,并分析温度、聚烯烃、纳米成分和食品模拟物对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成分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符合Fick第二定律。温度升高促进纳米成分的迁移,且温度与纳米成分扩散系数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不同聚烯烃结构对扩散系数的影响不同;聚丙烯3 种结构中,纳米铜和纳米氧化锌在均聚共聚聚丙烯中的扩散系数最大。不同纳米成分质量分数对其扩散系数的影响不同。纳米成分与食品模拟物、聚烯烃之间的溶解度差异也会影响其向食品模拟物迁移。
乳酸链球菌素脂质体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抑菌效果
付咪,俞佳丽,郭亮,李延华,陈杰,孟岳成
2019, 40(21): 7-13.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923-243
摘要
(
449
)
HTML
(
14
)
PDF
(2586KB) (
1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利用率,实现其长效、缓释型抑菌性能,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Nisin脂质体,以大豆卵磷脂为壁材,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Nisin脂质体的内部结构及不同pH值条件对Nisin脂质体稳定性及其包埋率和缓释效果的影响,比较不同pH值条件下热处理对Nisin脂质体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isin被结合在卵磷脂内部,两者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氢键结合在一起。随着体系pH值的降低,Nisin脂质体的粒径逐渐增大,颗粒规整度变差,同时包埋率降低、缓释性变差,稳定性逐渐降低。当pH值为7.0时,Nisin脂质体的包埋率(82.26%)达到最大。此外,pH 6.0时体系缓释能力最强,6 d后总释放率达到96.49%。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析结果表明,Nisin脂质体的抑菌效果受pH值的影响较小,且与Nisin相比抑菌效果较弱。然而,Nisin脂质体在121 ℃、15 min灭菌处理后仍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表明该体系具有热稳定性。动态杀菌曲线结果表明Nisin脂质体具有一定的持续抑菌性能。
巨大芽孢杆菌L2发酵产物对魔芋软腐病菌的抑菌机制
赵妗颐,肖洋,杨龙,张素,吉玉玉,李祝
2019, 40(21): 14-20.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112-124
摘要
(
236
)
HTML
(
9
)
PDF
(2756KB) (
1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究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L2发酵产物对贮藏期魔芋软腐病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EC-1的抑菌机制。方法:以巨大芽孢杆菌菌粉为原料提取发酵产物,用常压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发酵产物流分LE4-1~LE4-7,经抑菌实验筛选得到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1有良好抑菌作用的流分,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并通过测定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菌液电导率、核酸蛋白泄漏、可溶性总糖质量浓度、菌体总蛋白、菌体磷代谢及胞内活性氧水平对其抑菌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巨大芽孢杆菌L2流分LE4-3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1有良好抑菌作用,经GC-MS检测其主要成分为苯乙酸乙酯(32.190%(相对含量,后同))、亚油酸乙酯(15.819%)、苯乙酸甲酯(13.793%)等;LE4-3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1的IC50为(1.06±0.01)mg/mL,并初步推测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细胞膜完整性、损伤细胞结构、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等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1发挥抑菌作用,因此巨大芽孢杆菌L2流分LE4-3在魔芋抗软腐病贮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红豆淀粉-脂质复合物结构及体外消化性质
郭宏伟,赵城彬,吴玉柱,张浩,张隋鑫,李妍,许秀颖,刘景圣
2019, 40(21): 21-27.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112-125
摘要
(
312
)
HTML
(
15
)
PDF
(2906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红豆淀粉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4 种脂肪酸复合,采用微波处理淀粉后,使用水浴加热方法制备红豆淀粉-脂质复合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探讨复合物的结构变化,并测定复合物的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与对照红豆淀粉相比,红豆淀粉-脂质复合物的体积增大,表面凹凸不平。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淀粉只有单一峰,而复合物有3 个峰,证明复合物是由I型和II型复合物共同构成;糊化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结束温度均升高,说明加入脂肪酸抑制了淀粉的糊化;热焓随着脂肪酸碳链长度及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热焓的增加可能与抗性淀粉的形成有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物形成,氢键的增加可能使抗性淀粉含量增多。复合物产生了V型结晶结构的衍射角,晶体特性发生改变,证明了复合物的存在,添加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形成复合物的特征峰强度明显高于添加亚油酸形成复合物的特征峰强度,随着V型特征峰强度的增加,抗性淀粉含量增多。复合物的快速消化淀粉质量分数降低、缓慢消化淀粉及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升高,抗消化性随着脂肪酸碳链长度的增加及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4 种脂肪酸对红豆淀粉结构及体外消化影响不同,其中,以棕榈酸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本实验可为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在抗性淀粉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热处理对酶改性蛋黄液乳化性的影响及拉曼光谱分析
徐楠,赵英,迟玉杰
2019, 40(21): 28-34.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925-270
摘要
(
229
)
HTML
(
9
)
PDF
(3058KB) (
1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蛋黄液对热敏感,64 ℃左右开始变性形成凝胶,加工过程中的热处理会导致其乳化性质下降,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本实验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60、65、70 ℃均处理4 min)对酶改性蛋黄液乳化性质及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蛋黄液的乳化活性呈现下降的趋势,所形成的乳化体系平均粒径表现出增大的趋势。同一热处理条件下,酶改性蛋黄液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高于未改性蛋黄液(P<0.05),酶改性蛋黄液所形成的乳化体系粒径明显减小,粒径分布更加接近正态分布。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酶改性蛋黄液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变化,在65 ℃以下随温度升高α-螺旋结构相对含量显著升高,无规卷曲结构相对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色氨酸残基、酪氨酸残基及脂肪族疏水基团较未改性蛋黄液更倾向于暴露。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基于拉曼光谱的蛋黄液乳化性质模型,结果表明蛋黄液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及构象变化(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的构象变化)对蛋黄液乳化性质影响最大。
不同品种薄皮甜瓜成熟期果实质地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潘好斌,刘东,邵青旭,高歌,齐红岩
2019, 40(21): 35-42.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25-299
摘要
(
369
)
HTML
(
9
)
PDF
(2881KB) (
1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10 个品种薄皮甜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构仪与常规理化分析测定了8 个质构指标、6 个质地相关的化学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建立一套综合评价薄皮甜瓜果实质地品质的方法,以期为深入探究决定其质地特性的关键因子和优良质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相关性分析表明,质构剖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硬度与胶着性、咀嚼性和穿刺硬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黏附力与黏附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内聚性与胶着性、咀嚼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胶着性与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穿刺硬度与胶着性和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原果胶含量和含水量与TPA硬度、穿刺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呈不同程度显著负相关(P<0.05),水溶性果胶含量与穿刺硬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淀粉含量与黏附力和黏附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纤维素含量与内聚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经因子分析并基于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3 个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40%,根据各主因子代表性指标,依次命名为梗硬因子F1、黏绵因子F2和内聚因子F3,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2.76%、25.73%和10.91%,因子分析综合得分模型显示,‘玉美人’和‘彩虹七号’质地品质较优,‘红皮面’和‘香沙蜜’较差,其余品种居中。系统聚类分析将10 个品种薄皮甜瓜果实的质地特性分为5 类,第I类包括‘千玉’、‘白糖罐’、‘特甜蜜宝’,呈脆硬质地;第II类包括‘红到边’、‘羊角蜜’,呈酥脆质地;第III类包括‘花蕾王’、‘彩虹七号’、‘玉美人’,呈梗硬质地;第IV类为‘香沙蜜’,呈沙软质地;第V类为‘红皮面’,呈黏绵质地。
木耳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王丹,郑惠华,纪阳,方东路,赵立艳,陈惠,胡秋辉
2019, 40(21): 43-50.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90608-079
摘要
(
274
)
HTML
(
18
)
PDF
(3634KB) (
2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添加毛木耳粉、黑木耳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条品质的影响,以毛木耳粉和黑木耳粉为对象,探究添加木耳粉对面团热机械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同时测定木耳面条煮后的质构、蒸煮损失率、色泽、感官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毛木耳粉、黑木耳粉均显著增加面团吸水率和蛋白质弱化度,降低面团形成时间(P<0.05)。木耳多糖可有效防止淀粉的老化,其与谷蛋白的比例影响面团的黏弹特性。添加质量分数20%毛木耳粉的面条和质量分数10%黑木耳粉的面条感官评分分别最高,面条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显著提高(P<0.05)。毛木耳面条的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了32.28%,黑木耳面条提高了8.85%,毛木耳面条的氨基酸评价结果更接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臭氧处理对交链孢菌生长及其毒素积累的抑制作用
姜楠,王刘庆,李祖梁,王多,王蒙
2019, 40(21): 51-57.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90402-020
摘要
(
310
)
HTML
(
12
)
PDF
(2898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p.)易侵染农作物,引起农产品病害,而且能够代谢产生交链孢毒素,包括细交链孢酮酸(tenuazonic acid,TeA)、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等,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亟需高效、安全的方法用以防控交链孢菌及其毒素积累。本实验研究了臭氧处理对体外互隔交链孢(A. alternata)生长及其产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组的菌落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臭氧处理可显著抑制互隔交链孢产生TeA、AOH、AME这3 种交链孢毒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臭氧处理后互隔交链孢的微观形态,发现孢子和菌丝发生了凹陷、褶皱、断裂等异常现象;臭氧处理后的交链孢菌对番茄果实的致病力明显减弱,同时交链孢菌的产毒能力明显降低,20 mg/L臭氧处理条件下TeA、AOH、AME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6.1%、89.9%、93.2%。此外,臭氧对TeA、AOH、AME具有降解作用,降解率随着臭氧质量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TeA经过20 mg/L臭氧处理30 min即可被完全降解,AOH及AME经20 mg/L臭氧处理120 min后降解率可达90%以上。综上,臭氧处理可以作为农产品及其制品中互隔交链孢及其毒素污染的防治手段。
黄原胶对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4 种竹叶黄酮生物可及性的影响
李占明,蔡泓历,梁奕,毛豪,廖晗雪,俞玥,周冬仁
2019, 40(21): 58-64.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920-214
摘要
(
273
)
HTML
(
10
)
PDF
(3055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竹叶碳苷黄酮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易于降解,导致其生物可及性低,因此,本研究拟探究黄原胶存在时,4 种碳苷黄酮(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素、牡荆素)在各模拟消化阶段生物可及性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在有/无黄原胶存在的条件下,竹叶提取物中4 种碳苷黄酮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相较于直接消化样品,添加黄原胶的样品可以明显减弱模拟消化过程中碳苷黄酮的降解;口腔、胃、肠道模拟消化对竹叶碳苷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影响存在差异,黄原胶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4 种碳苷黄酮,尤其是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生物可及性,模拟肠道消化后,黄原胶保护组的异牡荆素和牡荆素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62%和59%,远低于直接消化组(分别降低84%和80%)。结论:黄原胶可以明显提升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竹叶碳苷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对于相关功能产品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羊肉火腿加工过程中粗肽抗氧化活性
王勇勤,郭新,马雪莲,袁湖川,朱苗苗,黄笠原,王远,王庆玲
2019, 40(21): 65-71.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103-036
摘要
(
268
)
HTML
(
11
)
PDF
(2868KB) (
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羊肉火腿加工过程中内源抗氧化肽的抗氧化能力变化,本实验以不同加工时期干腌羊肉火腿为研究对象,利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粗肽并测定多肽质量分数,对粗肽还原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脂质过氧化抑制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羊肉火腿加工过程中多肽质量分数显著升高,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具体表现为加工过程中还原力显著增强(P<0.05),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在成熟结束期和成熟中期表现出最强抗氧化能力(分别为0.09、0.017 8 mmol/L);羟自由基清除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在风干期抗氧化能力达到最大。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从原料腿到成熟结束期肌肉中蛋白质逐渐发生降解,产生小分子抗氧化肽。本实验为下一步研究羊肉火腿多肽的抗氧化机制提供参考。
不同部位牦牛肉肌纤维特性与肉品质差异
杨玉莹,张一敏,毛衍伟,梁荣蓉,董鹏程,杨啸吟,朱立贤,罗欣,张文华,曹晖
2019, 40(21): 72-77.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25-296
摘要
(
272
)
HTML
(
12
)
PDF
(2853KB) (
1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从肌纤维特性方面探究牦牛3 个部位肌肉品质的差异,本研究以牦牛背最长肌、腰大肌和半膜肌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其剪切力、肌节长度、肉色、蒸煮损失率和pH值的差异,采用酶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表征了其肌纤维特性,并分析了每个品质指标与肌纤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 个部位肌肉的品质指标差异明显,其中腰大肌有较高的pH值和a*值,嫩度较好,而背最长肌保水性较好;3 个部位的肌纤维特性差异显著(P<0.05),腰大肌具有较高比例的I型肌纤维(50.8%)和较高的MYH7 mRNA相对表达量,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背最长肌和半膜肌(P<0.05);I型肌纤维数目比和肉品质密切相关,其与剪切力呈负相关,与肌节长度和蒸煮损失率呈正相关;I型肌纤维面积比与L*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可以通过提高肌肉中I型肌纤维的比例来改善牦牛肉品质。
赋型剂乳液粒径和菠菜加工方式对菠菜中β-胡萝卜素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袁曦,刘晓娟,曹庸
2019, 40(21): 78-87.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926-273
摘要
(
318
)
HTML
(
8
)
PDF
(5360KB) (
1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是人类摄入类胡萝卜素的重要来源,类胡萝卜素较低的生物可给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赋型剂乳液的粒径和蔬菜的加工方式是影响类胡萝卜素生物可给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本实验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研究了赋型剂乳液粒径(表面积平均粒径(d3,2)约200、500 nm和10 μm)和菠菜加工方式(生菠菜、热烫菠菜)对菠菜中β-胡萝卜素生物可给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粒径(d3,2≈200 nm)和中等粒径(d3,2≈500 nm)赋型剂乳液/菠菜混合体系在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物理特性(粒径和ζ-电位)、微观形态、油脂消化特性和生物可给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大粒径(d3,2≈10 μm)赋型剂乳液/菠菜混合体系差异显著(P<0.05);菠菜与小粒径和中等粒径赋型剂乳液共同进行体外模拟消化时,β-胡萝卜素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28.78%和28.65%,显著高于大粒径赋型剂乳液/菠菜混合体系(12.80%)(P<0.05);菠菜的加工方式显著影响β-胡萝卜素的生物可给性;与小粒径赋型剂乳液共同进行体外模拟消化时,热烫菠菜中β-胡萝卜素的生物可给性(15.66%)显著低于生菠菜(28.78%)(P<0.05)。综上,调控赋型剂乳液的粒径以及选择合理的方式加工果蔬,对于提高果蔬中β-胡萝卜素的生物可给性具有重要意义。
3种大米淀粉脱支前后结构及流变特性
曹川,申明玉,许莉,韦冬梅,周裔彬
2019, 40(21): 88-93.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103-034
摘要
(
349
)
HTML
(
13
)
PDF
(3434KB) (
1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普鲁兰酶处理糯米、粳米和籼米淀粉,研究酶水解对3 种大米淀粉结构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普鲁兰酶处理后3 种大米淀粉的结晶度降低,无定型区域增加;链长分布结果表明3 种大米淀粉的精细结构相似,水解反应对较短的侧链更有效,糯米淀粉更易被酶解;脱支淀粉和天然大米淀粉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没有明显差异,—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相对增强;添加普鲁兰酶后,淀粉糊黏度急剧下降,糯米淀粉黏度下降最快,较容易被水解;流变学特性表明淀粉颗粒分子间缔合、排列松散,运动性增强,溶解度和持水力有所增强。糯米淀粉对普鲁兰酶处理较其他两种大米淀粉更为敏感。结论:脱支处理改善了淀粉凝胶性能,增强了淀粉的流动性。
As(Ⅲ)和As(Ⅴ)在香菇栽培基质和子实体中的迁移规律
唐庆强,曹晓钢,夏林兵,陈锦丽,张凤珍,罗顺玉,王丹红,
2019, 40(21): 94-99.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903-030
摘要
(
201
)
HTML
(
9
)
PDF
(2617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两个生长年份里向香菇培养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亚砷酸盐(As(III))和砷酸盐(As(V))标准溶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香菇及其培养料中5 种形态砷含量,研究香菇子实体对培养料中高毒无机砷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香菇子实体对添加0.3~10 mg/kg As(III)和As(V)培养料中As(III)和As(V)的富集系数范围分别为0.36~0.84和0.82~7.53;添加0.33~0.38 mg/kg As(III)和As(V)培养料中As(III)和As(V)的迁移规律方程分别为y=-1.138 9x2+0.921 6x-0.004和y=-9.024 3x2-4.388 1x+0.838 7(x、y分别为培养料和香菇子实体中的As(III)或As(V)含量)。培养料中As(III)和As(V)含量的增加会导致香菇子实体的减产甚至绝收,其临界值为0.33 mg/kg。培养料中的As(III)含量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而As(V)含量则略有增加,香菇子实体中的有机砷含量也会随着As(III)和As(V)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这可能和As(III)在香菇生长时转化为As(V)或有机砷有关。
食品工程
营养冲调粥流化床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李雨朋,赵一霖,赵城彬,吴玉柱,许秀颖,曹勇,张浩,刘景圣
2019, 40(21): 100-106.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22-240
摘要
(
182
)
HTML
(
11
)
PDF
(3752KB) (
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流化床干燥装置,对营养冲调粥(玉米、红豆、荞麦、燕麦和小米质量比为3.5∶3.0∶2.0∶0.7∶0.8,加水后经双螺杆挤压膨化制得)的流化床干燥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干燥过程中不同风速、进风温度以及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加水量对营养冲调粥干基水分质量分数和干燥速率的影响,得到了营养冲调粥流化床干燥的失水特性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建立营养冲调粥流化床干燥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经拟合得到营养冲调粥流化床干燥的最佳模型为Page模型,拟合方程为:ln(-ln MR)=-4.064 63+0.014 14T+0.069 85v+0.327 5H+(0.570 96+0.000 976 25T-0.009 68v-0.265 5H)ln t(T为进风温度/℃;v为干燥风速/(m/s);H为原料加水量/%),此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营养冲调粥的干燥过程,准确预测各阶段营养冲调粥的干基水分质量分数和干燥速率。
超高压结合胰蛋白酶消减虾原肌球蛋白致敏性及其抗原线性表位残留
胡志和,王丽娟,薛璐,刘平,贾莹,鲁丁强
2019, 40(21): 107-114.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90304-036
摘要
(
196
)
HTML
(
9
)
PDF
(3101KB) (
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比较常压下酶水解与超高压下酶水解虾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的致敏性差异及线性表位的残留,探讨超高压下酶水解TM增强致敏性消减效果的原因。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TM致敏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检测TM二级和三级结构;以致敏性(OD492 nm)为指标,确定常压和超高压下酶水解TM的条件;采用质谱法检测水解片段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在40 ℃、200 MPa下,保压时间30 min有利于胰蛋白酶活力的提高;压力在100~600 MPa内,TM致敏性随压力升高而降低,其致敏性与二级结构中β-转角的相对含量及三级结构的变化有关;在常压下(40 ℃、酶添加量3 000 U/g、水解30 min),TM水解产物的致敏性消减率为89%,水解产物中含8~16 个氨基酸残基的片段数量占76.8%,且线性表位的消减率为60.0%~66.7%;在超高压下(40 ℃、酶添加量3 000 U/g、200 MPa下水解30 min),TM水解产物的致敏性消减率为98%,水解产物中含8~16 个氨基酸残基的片段数量占93.3%,且线性表位的消减率为88.9%~90.0%。因此,超高压可以促进酶水解TM,有利于线性表位的消除,从而降低水解产物的致敏性。
超高压对带鱼鱼糜凝胶特性及其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
陈燕婷,林露,高星,罗华彬,张进杰,楼乔明,徐大伦,杨文鸽
2019, 40(21): 115-120.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21-223
摘要
(
217
)
HTML
(
11
)
PDF
(2889KB) (
2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带鱼鱼糜为原料,分别采用不同的超高压参数和热处理,分析鱼糜凝胶强度、白度、质构指标、微观结构以及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和构象单元的变化,探究超高压处理对带鱼鱼糜凝胶特性及其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诱导带鱼鱼糜凝胶网络结构形成,超高压诱导组质构特性、凝胶强度、白度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图显示350 MPa保压8 min后(350-8组)所形成的鱼糜凝胶网络结构与热诱导组接近;超高压处理后,鱼糜凝胶中的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有所降低,经圆二色光谱测定,肌原纤维蛋白的两个负峰逐渐消失,其α-螺旋结构相对含量下降,无规卷曲和β-折叠的相对含量有不同程度上升,350-8组无规卷曲相对含量与热诱导组接近。综上,适宜的超高压处理条件(350 MPa保压8 min)显著影响带鱼鱼糜凝胶特性及其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促进凝胶网络形成,改善鱼糜凝胶品质。
超声辅助腌制处理对牛肉干干燥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刘梦,杨震,史智佳,王薇,乔晓玲,王守伟
2019, 40(21): 121-126.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204-046
摘要
(
325
)
HTML
(
15
)
PDF
(2688KB) (
1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具有多种物理和化学效应,可导致食品理化特性发生改变。本研究通过水分损失率、可溶性物质及肌红蛋白浓度、干燥速率、脂质氧化程度、嫩度的测定和微观结构的观察,评估腌制过程中应用超声处理对牛肉干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腌制环节应用超声处理会导致牛肉片水分损失率显著升高(P<0.05),且与超声功率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在0.60 W/cm2、60 min处理条件下牛肉片水分损失率最高,为6.93%,而静置腌制则吸收质量分数6.14%的水分;超声对蛋白溶出具有促进作用,但功率过大会导致蛋白溶出量下降;超声处理促进了肌红蛋白溶出和脂质氧化,且与超声功率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在0.30 W/cm2和0.60 W/cm2条件下超声处理60 min均显著降低了牛肉干的剪切力(P<0.05),但其余条件下差异不显著(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观察结果证实,在0.60 W/cm2条件下超声处理30 min和60 min对牛肉肌纤维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综上,牛肉干加工过程中应用超声可降低产品硬度、缩短干燥时间,且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鲈鱼品质的影响
向雅芳,熊光权,乔宇,廖李,汪兰,吴文锦,丁安子,李新,石柳
2019, 40(21): 127-135.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18-200
摘要
(
632
)
HTML
(
11
)
PDF
(3342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延长热加工调理鲈鱼的货架期,并延缓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变,采用3 种热处理方式(水煮、汽蒸、真空低温烹调(Sous-vide))对鲈鱼进行加工,通过分析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值、汁液流失率、色度、质构特性、水分分布以及气味的变化,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鲈鱼在12 ℃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过程(0~5 d)中,真空低温烹调处理组鲈鱼鱼片的汁液流失率均在2%以下,贮藏末期能抑制不易流动水的流失;真空低温烹调处理组鱼片在贮藏期间的菌落总数、TVB-N含量增长缓慢,真空低温烹调处理能明显抑制鲈鱼在贮藏期间的腐败变质。与水煮和汽蒸处理相比,真空低温烹调处理对鱼肉的硬度、咀嚼性无显著影响(P>0.05);利用电子鼻检测得到鲈鱼的贮藏品质区分结果与TVB-N含量的结果相近。因此,真空低温烹调处理能减缓鱼肉新鲜度的变化,可作为一种新加工技术应用于鲈鱼的保鲜。
营养卫生
硫酸化羊肚菌多糖调控胆固醇代谢作用
唐瑜婉,张月巧,李瑶,雷琳,李富华,赵吉春,吴素蕊,明建
2019, 40(21): 136-142.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90318-217
摘要
(
296
)
HTML
(
14
)
PDF
(3477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脉羊肚菌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Morchella angusticeps Peck,PMEP)已被证实可以降低胆固醇。本研究旨在比较PMEP及其硫酸化多糖(sulfated PMEP,SPMEP)对高胆固醇饮食大鼠的降胆固醇活性。结果表明:高剂量的PMEP和SPMEP可使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5%和23%,表明SPMEP比PMEP具有更强的降胆固醇活性。PMEP和SPMEP降低血清胆固醇质量浓度伴随着肝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表达显著下调及7α-羟化酶表达显著上调(P<0.05)。此外,PMEP和SPMEP都可以显著降低肝脏胆固醇质量浓度(P<0.05),同时显著提高粪便和肠道胆汁酸的总量(P<0.05)。结论:PMEP通过硫酸化修饰可以增强对大鼠的降胆固醇活性。
膳食中短链氯化石蜡的污染状况及风险暴露评估
陈慧玲,申金山,王雪光,杨立新
2019, 40(21): 143-149.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70411-154
摘要
(
226
)
HTML
(
11
)
PDF
(2989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链氯化石蜡(short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SCCPs)是碳原子数在10~13之间的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s,CPs),它是一类结构复杂的混合物。目前,膳食中SCCPs污染状况的检测数据较少。为了解我国北部膳食中SCCPs的污染现状,于2016年在9 个城市分别采集了9 种膳食样品,共计81 份,采用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测定膳食样品中SCCPs含量并分析其同系物的分布模式。结果表明,膳食样品中SCCPs含量范围为2.30~496.49 ng/g(湿质量),并且同系物分布以低氯取代Cl6~Cl7的C10-/C12-SCCPs为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华北地区人群的膳食暴露风险在1.1~3.8之间。膳食暴露风险小于100,即说明膳食暴露风险尚可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人类健康没有存在风险。测定膳食中的SCCPs含量并分析其分布模式,为了解我国膳食中SCCPs的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数据参考。
氟啶胺在大葱和小葱上的残留与安全性评价
朱晓丹,贾春虹,王东,靖俊杰,贺敏
2019, 40(21): 150-155.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930-343
摘要
(
342
)
HTML
(
9
)
PDF
(2252KB) (
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明确氟啶胺在大葱和小葱上使用后的消解趋势和残留情况,2017年在北京、山东、内蒙古、江苏、四川和宁夏开展了氟啶胺39.5%(体积分数)悬浮剂在葱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样品用乙腈提取,采用N-丙基乙二胺、石墨化炭黑和十八烷基碳混合分散吸附剂净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进行氟啶胺残留与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氟啶胺在大葱上的降解半衰期为1.2 d,在小葱上的降解半衰期为8.7 d;在大葱上的最终残留量为<0.010~0.308 mg/kg;小葱上的最终残留量为0.100~5.738 mg/kg。中国未制定氟啶胺在大葱和小葱上的食品安全限量标准,欧盟、日本、韩国规定氟啶胺在葱上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分别为0.01、0.1、3.0 mg/kg。参照欧盟和日本的食品安全限量标准,氟啶胺在我国大葱和小葱上的残留量不安全。中国应加快制定氟啶胺在大葱和小葱上的食品安全限量标准,本研究为氟啶胺在葱上的安全使用和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制定提供支持。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光敏毒性作用及机制
李志军,包海鹰
2019, 40(21): 156-162.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923-250
摘要
(
213
)
HTML
(
10
)
PDF
(4644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普遍存在于食药用胶质菌中,其潜在危害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本研究探讨DBP的光敏毒性作用及机制。通过对雄性大鼠灌胃染毒(2 000 mg/kg mb DBP)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DBP在大鼠体内分布和代谢情况;此外,检测大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细胞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变化;同时,对大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的病理切片进行观察。药代动力学实验发现日光能促进DBP转化为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ono-n-butylphthalate,MBP),其中肝脏和肾脏中MBP含量高于其他器官。MBP可以明显升高大鼠肝脏和肾脏中ROS和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和SOD活力,表明MBP会诱导大鼠肝脏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早期的肝脏损伤。病理切片表明光照能增强MBP对大鼠肝脏和肾脏细胞的损伤程度。结论:DBP是光敏毒性物质,其在食品及包装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黑蒜粉膳食补充对环磷酰胺诱导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杨明,秦烨,郝俊宇,吴涛,刘锐,隋文杰,张民
2019, 40(21): 163-170.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927-291
摘要
(
198
)
HTML
(
10
)
PDF
(2508KB) (
1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黑蒜粉对BALB/c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BALB/c小鼠动物模型,检测不同剂量(100、300、900 mg/kg)黑蒜粉对免疫抑制BALB/c小鼠脾脏、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活性、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半数溶血值、碳粒廓清速率、脾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和IL-12 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黑蒜粉低、中、高剂量组显著提高了小鼠的胸腺指数、抗体生成能力、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脾细胞因子IL-8和IL-12 mRNA的表达量(P<0.05);中、高剂量组显著提升了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P<0.05);高剂量组则显著增强了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活性(P<0.05)。结论:黑蒜粉具有提高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硒化低聚氨基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及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汤震,顾丽霞,相兴伟,闻正顺,曲有乐,郑斌,宋厚辉
2019, 40(21): 171-176.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927-303
摘要
(
240
)
HTML
(
8
)
PDF
(3472KB) (
1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实验旨在研究硒化低聚氨基多糖(low-molecular-mass seleno-aminopolysaccharide,LSA)对免疫抑制小鼠组织形态、回肠闭合小环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及闭锁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构建免疫抑制模型,测定脏器指数,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脾脏与空肠组织病理形态,利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ZO-1、Occlud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LSA处理显著缓解了环磷酰胺对小鼠免疫器官的抑制作用(P<0.05);与环磷酰胺模型组比较,0.6、0.9 mg/(kg mb·d) LSA组小鼠脾脏结构较清晰,红髓和白髓界限较明显,白髓面积增大,空肠绒毛形态与环磷酰胺模型组相比较为整齐;0.6 mg/(kg mb·d)LSA组的ZO-1、Occludin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LSA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及肠道保护作用。
昆仑雪菊总黄酮的生物活性
敬思群,翟红月,苏乐萍,任志艳,王银娜,晏良军
2019, 40(21): 177-187.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28-319
摘要
(
303
)
HTML
(
10
)
PDF
(6283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实验研究了昆仑雪菊总黄酮(Kunlun chrysanthemum total flavonoids,KCTF)的抗氧化活性、抑菌性、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通过分析KCTF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对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采用CCl4诱导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KCTF的解毒作用;选取HeLa细胞和Eca-109食管癌细胞观察KCTF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KCTF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KCTF能够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然而KCTF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KCTF能够抑制HeLa细胞和Eca-109细胞的增殖,半抑制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33.60±0.12)、(192.00±0.08)μg/mL。结论:KCTF由于其天然的抗氧化、抑菌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在功能性食品工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包装贮运
3种植物源抗菌剂对青虾虾仁贮藏货架期及腐败菌多样性的影响
吴海虹,刘芳,靳盼盼,孙芝兰,徐为民
2019, 40(21): 188-195.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101-017
摘要
(
196
)
HTML
(
9
)
PDF
(3639KB) (
1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利用传统平板计数及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了3 种植物来源的抗菌剂(香芹酚、百里香酚与紫苏醇)对青虾虾仁贮藏期和腐败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香芹酚、百里香酚与紫苏醇处理均能明显延长产品在4 ℃和10 ℃下贮藏的货架期,并且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保鲜效果要优于紫苏醇。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产品贮藏后的微生物菌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贮藏前期的某些优势菌如弓形杆菌、希瓦氏菌和气单胞菌等在贮藏后期的比例很低,而链球菌、索丝菌、肉杆菌、嗜冷杆菌、黄杆菌、假单胞菌等成为贮藏末期的优势菌群。3 种抗菌剂处理能明显抑制索丝菌、肉杆菌、嗜冷杆菌和黄杆菌等的生长,使得假单胞菌成了抗菌剂处理产品中的优势菌。以上结果表明3 种植物源抗菌剂均能通过抑制青虾虾仁中多种优势腐败菌的生长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槲皮素抑制冷藏猪肉糜氧化及改善其品质特性
贾娜,张风雪,王乐田,孙嘉,刘登勇
2019, 40(21): 196-202.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25-287
摘要
(
226
)
HTML
(
14
)
PDF
(2590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槲皮素对冷藏猪肉糜氧化及品质特性的影响,将不同添加量(0、0.05、0.10 g/kg和0.20 g/kg)的槲皮素添加到肉糜中,对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s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蛋白总巯基含量、蛋白羰基含量、表面疏水性以及肉糜的色泽、蒸煮损失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个添加量的槲皮素均能显著降低肉糜的TBARS值(P<0.05);在贮藏第9天,槲皮素添加量为0.10 g/kg和0.20 g/kg时,蛋白质巯基损失和表面疏水性增加均受到了明显抑制;在贮藏第1~6天,槲皮素添加量为0.20 g/kg时,显著抑制了羰基化合物的生成(P<0.05);槲皮素添加量为0.10 g/kg时,能有效提高肉糜的红度;在贮藏第6天和第9天,槲皮素添加量为0.05 g/kg和0.10 g/kg时,蒸煮损失率显著降低(P<0.05);槲皮素能显著提高肉糜在贮藏过程中的弹性、硬度和咀嚼度(P<0.05)。因此,以槲皮素为抗氧化剂抑制肉及肉制品氧化时,应考虑添加量对肉品品质的影响。
采前喷施胺鲜酯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膜脂代谢的影响
林毅雄,林河通,,陈艺晖,王慧,林艺芬,
2019, 40(21): 203-210.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224-283
摘要
(
236
)
HTML
(
10
)
PDF
(2965KB) (
1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采前喷施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膜脂代谢的影响,以‘福眼’龙眼为实验材料,在龙眼盛花期后70、90、110 d用10 mg/kg DA-6溶液各喷施龙眼果实1 次,以蒸馏水喷施为对照。龙眼果实在盛花期后120 d采收,采后龙眼果实经过挑选、清洗和晾干后用厚度为0.015 mm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每组50 袋,每袋50 个),在(28±1)℃、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采前喷施DA-6可延缓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增加,降低果皮脂氧合酶、脂酶和磷脂酶D等膜脂降解酶活力,延缓果皮膜磷脂(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和不饱和脂肪酸(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的降解,保持较高的PC和PI含量及脂肪酸不饱和指数、脂肪酸不饱和度,保持较低的磷脂酸含量,维持正常细胞膜区室化功能和结构。因此,采前喷施DA-6增强采后龙眼果实耐贮性与采前喷施DA-6能有效降低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膜脂代谢有关。
超临界溶液浸渍法制备丁香酚-壳聚糖食品活性包装膜
唐川,杨铭,卢轩
2019, 40(21): 211-215.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123-271
摘要
(
226
)
HTML
(
13
)
PDF
(2513KB) (
1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超临界溶液浸渍(supercritical solution impregnation,SSI)技术将丁香酚(eugenol,EG)负载于壳聚糖膜(chitosan film,CSF)中,制备用于食品活性包装的抑菌材料,分析SSI过程参数对丁香酚负载量的影响,并对EG-CSF的形貌、吸水量、水蒸气透过率和抑菌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EG-CSF的负载量随着浸渍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泄压速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压力20 MPa、泄压速率1 MPa/min时负载量达到最大,为6.02%。壳聚糖膜经SSI过程负载丁香酚后,吸水率和水蒸气透过率均下降。EG-CS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食品活性包装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货架陈列期间光照处理对鲜切青椒品质的影响
张婷婷,时月,和朝军,马越,王宇滨,赵晓燕,张超,,
2019, 40(21): 216-221.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09-056
摘要
(
306
)
HTML
(
10
)
PDF
(3982KB) (
1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白光、红光、蓝光、绿光光照以及避光处理对鲜切青椒(Capsicum annuum L.)品质的影响,将鲜切青椒在货架陈列期用不同光照处理,贮藏5 d后,比较鲜切青椒质量损失率、颜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风味的差异。结果发现:在各光照处理组中,绿光处理组鲜切青椒的质量损失率最低,为3.75%,且该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果实水渍化损伤程度、果实颜色变化的影响均较小,与新鲜样品相比,其色差仅为3.22,显著低于白光处理组(P<0.05);并且与白光处理组相比,绿光处理对鲜切青椒的风味没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绿光处理有助于维持鲜切青椒在货架陈列期的品质。
L-半胱氨酸处理对青脆李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令阳,邓丽莉,姚世响,曾凯芳
2019, 40(21): 222-228.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90328-358
摘要
(
259
)
HTML
(
9
)
PDF
(3272KB) (
1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L-半胱氨酸处理对青脆李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100、500、1 000 mg/L)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青脆李果实10 min,再测定李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0、500 mg/L和1 000 mg/L 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可以降低常温贮藏期间青脆李果实的自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500 mg/L和1 000 mg/L 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可抑制青脆李果实变黄和软化进程,延缓果实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浓度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抑制果实贮藏过程中质量损失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其中,1 000 mg/L 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的效果优于500 mg/L L-半胱氨酸;同时,1 000 mg/L 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可以提高青脆李果实贮藏期间半胱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脯氨酸含量。上述结果提示,适宜质量浓度的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后青脆李果实常温贮藏过程的自然发病率并延缓果实的衰老和品质的下降。
植物乳杆菌JY-22细菌素粗提物在鲢鱼鱼丸保鲜中的应用
崔天琦,杜宏,吕欣然,郭超,白凤翎,仪淑敏,丁浩宸,黄建联,励建荣
2019, 40(21): 229-235.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19-207
摘要
(
223
)
HTML
(
11
)
PDF
(3018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植物乳杆菌JY-22细菌素粗提物对鲢鱼鱼丸中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进行抑菌保鲜研究,以感官、理化和细菌学指标对鲢鱼鱼丸产品质量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添加JY-22细菌素粗提物可以改善鲢鱼鱼丸感官品质,能有效抑制鲢鱼鱼丸中芽孢杆菌的生长,第21天时,添加0.6 倍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JY-22细菌素粗提物处理组比单独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处理组的菌落数分别减少1.92(lg(CFU/g))和1.00(lg(CFU/g));添加JY-22细菌素粗提物可使鲢鱼鱼丸在贮藏过程中pH值下降速度变缓,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鱼丸白度,但对弹性影响不明显,添加0.6 MIC的JY-22细菌素粗提物能使产品保质期至少延长3 d。菌株JY-22细菌素粗提物可有效控制鲢鱼鱼丸中芽孢杆菌的生长繁殖,对产品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专题论述
乳液凝胶替代动物脂肪在肉制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冯旸旸,徐敬欣,于栋,孔保华,刘骞
2019, 40(21): 236-242.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119-224
摘要
(
315
)
HTML
(
18
)
PDF
(1667KB) (
1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如何替代肉制品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的动物脂肪已经成为肉品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单纯地过多降低动物脂肪使用量会大大降低肉制品的风味和柔嫩多汁的口感。近年来,利用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特性的乳液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的动物脂肪替代物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综述了乳液凝胶的制备方法、品质特性和在低脂肉制品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乳液凝胶替代动物脂肪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也为生产高附加值的新型健康低脂肉制品提供创新性技术指导。
克罗诺杆菌分子分型及毒力机制研究进展
闫瑞,钮冰,杨捷琳
2019, 40(21): 243-250.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126-291
摘要
(
201
)
HTML
(
10
)
PDF
(2030KB) (
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罗诺杆菌是一种急性细菌病原体,最初因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爆发的几起致死性疾病(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关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该菌属的多样性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且已经开发了多种检测和分型方法。常用的分型方法包括生化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及基于DNA序列的分型(单基因分型、O-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和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as。克罗诺杆菌属的7 个种之间毒力作用存在差异,外膜蛋白和外膜囊泡在侵染引发细胞病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唾液酸的利用可能具有临床意义。目前该属菌株毒力机制研究结论尚未统一,基因测序所揭示的大量毒力因子仍需进一步验证。克罗诺杆菌分型方法在促进该菌分类学发展的同时也为其毒力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天然非蛋白氨基酸的生物活性机制研究进展
许凯,毕晶晶,张继昊
2019, 40(21): 251-259.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04-004
摘要
(
247
)
HTML
(
9
)
PDF
(1861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蛋白氨基酸是食品药品中一类重要的天然活性物质,其来源丰富、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一些迄今为止对人类影响较大且研究较为深入的天然非蛋白氨基酸,对其生物来源、已知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探讨这类天然化合物在农业、环境、食品、医药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热处理对α-乳白蛋白变性及其与其他乳蛋白相互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赵烜,李向莹,秦于思,陈笛,王存芳
2019, 40(21): 260-265.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21-226
摘要
(
308
)
HTML
(
18
)
PDF
(2204KB) (
2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综述了热处理导致的α-乳白蛋白(α-lactalbumin,α-La)变性及其与其他乳蛋白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因素。α-La的热稳定性受其分子内结合的Ca2+影响,变性后无法自聚,但可以与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和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SA)形成聚集体。经高温短时(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HTST)巴氏杀菌处理生成的α-La/β-Lg聚集体可用于生产低黏度、低浊度和高溶解性的蛋白饮料,α-La/SA聚集体具有良好的凝胶结构。α-La/β-Lg聚集体可与酪蛋白胶束表面的κ-酪蛋白结合,生成的聚合物有利于缩短生产发酵乳的时间,改善酸乳凝胶结构。α-乳白蛋白还能与免疫球蛋白G结合,采用HTST、超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灭菌处理可降低乳品的致敏性。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利用上述反应,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式。
植物多酚对肉制品蛋白氧化的抑制机理及其延长货架期的应用
李文慧,刘飞,李应彪,冉丽丹,侯然,钟媛媛,董娟
2019, 40(21): 266-272.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408-090
摘要
(
249
)
HTML
(
12
)
PDF
(2359KB) (
2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蛋白氧化和微生物污染是导致肉与肉制品在贮藏期间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植物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在肉与肉制品中添加植物多酚是防止其变质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多酚的种类及其对肉与肉制品蛋白质氧化和微生物污染的抑制机理;介绍了多酚以作为反应性物质清除剂、非自由基衍生物清除剂、过渡金属离子螯合剂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剂4 种方式抑制蛋白氧化,并通过与细菌细胞壁组分和细胞膜相互作用、防止和抑制生物膜形成、合成生物大分子及抑制细菌酶活性来延长肉与肉制品货架期;此外,还阐述了植物多酚在抑制肉制品氧化及微生物方面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人肠道产丁酸细菌及其所产丁酸的促健康作用研究进展
高文文,孟祥晨
2019, 40(21): 273-279.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10-086
摘要
(
337
)
HTML
(
16
)
PDF
(1949KB) (
1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肠道中定植着大量的产丁酸细菌,因其主要代谢产物为丁酸,对宿主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一方面概述了肠道中产丁酸细菌的主要种类及其与益生乳酸菌,如双歧杆菌的交互共生作用;另一方面综述了其主要代谢产物丁酸的产生途径、在肠道健康与动物生长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为产丁酸细菌的进一步研究以及相关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国内外食源性兴奋剂误服事件分析与法规标准现状
李笑曼,臧明伍,王守伟,李丹,张凯华,张哲奇
2019, 40(21): 280-287.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90225-175
摘要
(
267
)
HTML
(
20
)
PDF
(2339KB) (
1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源性兴奋剂的预防控制是各类体育赛事管理机构和供应服务基地保障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食源性兴奋剂的食物来源与分类,并对2008年—2018年国内外食源性兴奋剂误服的阳性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其误服产品种类、主要检出成分与类型、误服原因,并归纳其主要特征,最后对国内外近年食源性兴奋剂法规标准进展进行梳理,为加强我国食源性兴奋剂检测研究与预防管理提供思路。
芹菜素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孙胜楠,张友源,金少瑾,朱云峰,徐翠翠,马莺,卢卫红
2019, 40(21): 288-294.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114-156
摘要
(
258
)
HTML
(
9
)
PDF
(1757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芹菜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蔬菜、水果、豆类和茶叶中。芹菜素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系统疾病。本文主要从抗氧化、抗炎两方面阐述和探讨芹菜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及其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改善作用,为芹菜素在此类疾病中的潜在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益生菌对II型糖尿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闫芬芬,李娜,李柏良,岳莹雪,史佳鹭,赵莉,霍贵成
2019, 40(21): 295-302.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29-331
摘要
(
370
)
HTML
(
9
)
PDF
(2019KB) (
2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道菌群在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维持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肠道菌群与代谢综合征、过敏、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目前,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成为研究热点,但肠道菌群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物的16S rRNA及宏基因组进行分析,揭示了肠道菌群组成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益生菌作为人体肠道共生菌中一类特殊的菌群,可以调节胃肠道稳态、营养物质代谢和能量平衡。因此,以肠道微生物为靶点缓解或治疗糖尿病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总结了益生菌在糖尿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为糖尿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群体感应的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与控制研究进展
刘昀阁,罗欣,董鹏程,朱立贤,毛衍伟,梁荣蓉,杨啸吟,韩广星,张一敏
2019, 40(21): 303-310.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114-166
摘要
(
257
)
HTML
(
19
)
PDF
(2406KB) (
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增李斯特菌的生物膜结构可以赋予细菌对消毒剂更强的耐受性,这使得如何有效清除其生物膜成为了食品加工业的难题。群体感应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毒力侵袭特性和应激响应等生理特性密切相关。因此,本文概述了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特性,重点从群体感应(呋喃糖基硼酸二酯系统和寡肽自诱导因子系统)角度阐述了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机制,并综述了当前控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的可行方法及植物提取物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预防和控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提供新思路。
多糖受体与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关系研究进展
赵丽,金周雨,荆波,宋慧
2019, 40(21): 311-316.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127-309
摘要
(
268
)
HTML
(
12
)
PDF
(1753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多糖作为免疫调节剂通过巨噬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得到广泛关注,巨噬细胞表面多糖受体成为众学者的研究热点。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中可参与介导炎症反应、修复组织损伤、识别并吞噬病原体等过程。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起始于对胞吞物的识别,这与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多糖能促进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仅对巨噬细胞表面多糖受体与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多糖激活细胞吞噬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生鲜禽肉质量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何鸿举,朱亚东,王慧,马汉军,陈复生,刘玺,贾方方,康壮丽,刘红,朱明明,赵圣明,王正荣,刘苏汉
2019, 40(21): 317-323.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119-218
摘要
(
254
)
HTML
(
13
)
PDF
(1839KB) (
1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绿色的检测技术正在被广泛用于禽肉品质研究,通过将肉样光谱信息和品质指标参考值相关联,构建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数学模型预测未知肉品品质。相比传统检测方式,NIRS技术具有无需预处理、更加丰富的信息量、数据计算更快等优势,在肉制品检测应用方面潜力巨大。本文主要综述了NIRS技术在生鲜禽肉(鸡肉、鸭肉、鹅肉)物理属性、化学指标以及微生物腐败等方面检测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NIRS技术结合不同化学计量学算法构建模型检测禽肉各品质指标的效果,同时提出了NIRS技术在检测禽肉方面存在的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可为改善NIRS技术检测应用、研发便携式NIRS检测设备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脂质组学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进展
胡谦,张九凯,韩建勋,邢冉冉,刘箐,陈颖
2019, 40(21): 324-333.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31-380
摘要
(
294
)
HTML
(
19
)
PDF
(1935KB) (
2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质在不同食品中组成各有差别,影响着食品的品质、营养和卫生,是人体重要的能量和营养来源,与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等)的发生发展有直接的联系。脂质营养的深入研究不仅对食品质量安全,还对临床医学和农牧业生产等多个领域产生影响。随着脂质分离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门系统分析脂质的新兴学科——脂质组学。作为代谢组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脂质组学广泛应用于食品脂质的研究中。本文介绍了脂质组学的研究流程,并重点对脂质组学在食品成分分析、品质判别、真伪鉴别、产地溯源和食品安全的应用进行综述,最后总结了脂质组学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局限性并予以展望,以期为脂质组学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溶菌酶的修饰、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孙浩,石玉刚,朱陈敏,张润润,陈建设,Rammile ETTELAIE
2019, 40(21): 334-342.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121-257
摘要
(
417
)
HTML
(
15
)
PDF
(2512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溶菌酶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防腐剂,能选择性溶解目标微生物的细胞壁而使其失去生理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天然溶菌酶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而对革兰氏阴性菌几乎不起作用或作用较弱;因此,对溶菌酶实施分子结构调整,扩展其抑菌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将近年来国内外已报道的各类溶菌酶增效技术(物理、化学与生物改性技术等,特别是辅以纳米制备技术)、改性后溶菌酶对有害微生物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和改性后溶菌酶的其他功能特性变化(活性、稳定性、乳化性等)等做了详细综述;同时介绍了改性溶菌酶在食品贮藏与保鲜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溶菌酶的分子改性策略、溶菌酶与纳米及材料科学结合应用的潜力进行了展望。
苦荞调控糖脂代谢作用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肖杰,王曦,侯粲,牛兴和,董志忠,应剑
2019, 40(21): 343-349.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24-274
摘要
(
247
)
HTML
(
11
)
PDF
(2341KB) (
1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苦荞因具有调节糖脂代谢的功效已日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种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以及黄酮类物质。以苦荞饮食替代日常饮食,有助于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等。苦荞中的苦荞黄酮、苦荞蛋白等成分被认为与改善糖脂代谢相关,其主要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机制达到改善糖代谢的作用,并通过吸附胆酸盐、调控血脂代谢通路等机制达到改善脂代谢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苦荞调节糖脂代谢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并对未来苦荞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为肥胖、高血脂、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新思路。
酶在植物源性老年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双娇,赵静,肖蓉
2019, 40(21): 350-356.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011-089
摘要
(
272
)
HTML
(
12
)
PDF
(1757KB) (
2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今全球老龄化趋势下,中国老年食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现有市场满足不了未来老龄化人口激增的需求。植物源性食品在营养和口味等方面都符合老年食品的需求,是老年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酶技术的应用为植物源性老年食品的特殊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手段。本文综述了内源酶对植物源性食品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利用外源酶制剂对食品原材料的控制,并结合新型食品加工技术在植物源性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以期为植物源性老年食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和指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