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2卷 第24期    刊出日期:2011-12-25
工艺技术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藏红花细胞培养液中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
吴频梅,袁丽红,黄晶,孙镇
2011, 32(24):  1-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01
摘要 ( 101 )   HTML ( 5)   PDF (374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提取藏红花细胞培养液中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的工艺。方法:对4种大孔树脂提取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的效果进行比较,考察HPD-100A大孔树脂提取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HPD-100A树脂提取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效果最佳,其最适工艺条件为25℃、色素液pH6、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上样质量浓度分别为1.0mg/mL和24.6mg/mL、溶液处理量1.5BV、吸附流速1.5mL/min、洗脱剂为体积分数40%乙醇溶液、洗脱剂体积1.7BV、洗脱流速1.0mL/min。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的吸附率分别达到94.4%和75.5%,解吸率分别为99.9%和87.5%。结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藏红花培养液中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方法可行,前景广阔。
低值小杂鱼风味成分磁性超滤膜分离技术
谢慧明,伍志刚,张仕发,朱莹莹,吕庆龙
2011, 32(24):  7-1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02
摘要 ( 85 )   HTML ( 2)   PDF (282KB) ( 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建立一种风味成分提取分离新方法,提高低值小杂鱼附加值,实现小杂鱼资源深度开发利用。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和磁性超滤膜分离技术得到低值小杂鱼中的风味成分,基膜为截留相对分子质量2000的聚砜超滤膜经原位生成法制备得磁性超滤膜。超滤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此膜在压力0.4MPa、磁场强度0.6T条件下可实现对小杂鱼酶解液中呈鲜味小肽的选择性分离;以目标产物中呈鲜味的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百分比为指标,比较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分别与风味蛋白酶复合酶解所得风味成分的差异,结果显示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复合效果较好;由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用量2350U/g、风味蛋白酶用量700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6h、料液比1:10(g/mL),由此工艺制备出富含鲜味肽和鲜味氨基酸的目标产物,得率为6.43%。磁性超滤膜技术可实现风味成分的选择性分离。
南美白对虾虾头中磷脂提取的工艺优化
边晶晶,谢晶,陈舜胜
2011, 32(24):  11-1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03
摘要 ( 80 )   HTML ( 0)   PDF (250KB) ( 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南美白对虾虾头为原料,研究利用正己烷-异丙醇混合溶剂提取虾头中的磷脂。以磷脂相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正己烷与异丙醇的混合比为3:1(V/V)、料液比l:8(g/mL)、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40℃,此条件下与经典氯仿-甲醇法比较,相对提取率达98.11%。磷脂丙酮不溶物含量为85.4%,乙醚不溶物含量为0.2%,两项指标均高于一级浓缩磷脂的标准。通过薄层色谱分离定性,共有5种磷脂,其中4种分别为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神经鞘磷脂和磷脂酰丝氨酸,剩余一种尚未确证。正己烷-异丙醇提取法安全、有效,为充分利用虾头等废弃物资源,从中提取磷脂提供了新的方法。
以氮为中心的交联接枝共聚淀粉黄原酸盐制备工艺优化及产物表征
夏璐,鲁栋梁,胡伊旭,金帅
2011, 32(24):  16-2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04
摘要 ( 113 )   HTML ( 0)   PDF (650KB) ( 4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可溶淀粉和原乙酸三甲酯进行缩醛反应生成淀粉环酯,在氨水中交联、接枝共聚、磺化合成出以氮为中心的交联接枝共聚淀粉黄原酸盐(dithioamino starch xanthogenate,DSX)。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原料淀粉10g、交联剂(环氧氯丙烷)1.77g、引发剂(过硫酸铵)0.053g、接枝单体(丙烯酰胺)3.37g和二硫化碳6.30g,合成的产物(DSX)对模拟废水中Cu2+的去除率达到98.5%。采用红外图谱、元素分析、核磁、热分析、扫描电镜等多种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
槟榔籽油提取工艺优化与脂肪酸成分分析
张伟敏,魏静,朱晓芳,张海德
2011, 32(24):  21-2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05
摘要 ( 117 )   HTML ( 4)   PDF (219KB) ( 1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优化槟榔籽油的提取工艺,并分析槟榔籽油的成分。方法:采用传统溶剂法萃取槟榔籽油,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槟榔籽油所含的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槟榔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液料比24:1、提取时间11h,在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可达12.84%。利用GC-MS鉴定出10个组分,占槟榔籽油脂肪酸总量的99.99%,主要含肉豆蔻酸(30.78%)、棕榈酸(19.23%)、油酸(26.86%)和亚油酸(19.56%)。结论:槟榔籽油中饱和脂肪酸达到51.18%,不饱和脂肪酸达到48.81%,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20.10%。
丰年虫蛋白质分类提取和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
聂路,张建新,彭鑫华,王欣,黄晓燕
2011, 32(24):  26-3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06
摘要 ( 103 )   HTML ( 0)   PDF (411KB) ( 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丰年虫蛋白质进行分类提取和抗氧化活性比较,并对抗氧化活性最强的蛋白质进行提取工艺优化。方法:从丰年虫脱脂粉中分离出水溶性、碱溶性、酸溶性和醇溶性蛋白,并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选择一种抗氧化活性最强的蛋白质,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丰年虫脱脂粉中最主要的蛋白是水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其次是醇溶性蛋白,最少的是酸溶性蛋白,该4类分别占脱脂粉的25.03%、26.98%、1.83%、0.53%;通过体外抗氧化研究发现水溶性蛋白抗氧化活性最强;得到提取水溶性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7.5、提取温度49.8℃、提取时间2.8h,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偏差为0.88%。结论:丰年虫水溶性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具有可行性。
江蓠藻渣膳食纤维制备工艺
戚勃,杨贤庆,李来好,赵永强,陈胜军,岑剑伟
2011, 32(24):  31-3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07
摘要 ( 96 )   HTML ( 0)   PDF (171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从江蓠藻渣中制备膳食纤维的工艺。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脱除助滤剂,得到藻渣粗纤维;再以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利用复合植物水解酶对其进行酶解改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梯度离心条件分别为2500r/min、10min,3500r/min、5min,可得到纯净的藻渣粗纤维,回收率为25.4%,同时回收得到60.2%的助滤剂;藻渣粗纤维酶解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加酶量20FBG/g、pH4.5、酶解时间2.5h、酶解温度55℃,酶解改性后总膳食纤维得率为20.34%(相对于藻渣,干质量计),膨胀力10.25mL/g,持水力541.6%。结论:梯度离心结合复合植物水解酶制备江蓠藻渣膳食纤维可行,可为江蓠藻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响应面法优化乙醛熏蒸鲜切菠萝工艺条件
朱萍,潘永贵,梁大伟,张智毅,张微微
2011, 32(24):  36-4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08
摘要 ( 86 )   HTML ( 0)   PDF (380KB) ( 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表皮半黄菠萝为原料鲜切加工后,用乙醛进行熏蒸处理,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乙醛熏蒸条件,并对鲜切菠萝进行感官评价和品质评价,以确定乙醛熏蒸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鲜切菠萝采用2.5mL/kg、30%乙醛、熏蒸5h,其品质明显优于未经乙醛熏蒸的产品。经熏蒸后,鲜切菠萝中糖酸比21.98、硬度3110g、弹性1.54mm、弹力0.19、咀嚼性14.2mJ、胶着性937g,明显改善了鲜切菠萝的品质。
双螺杆挤出工艺对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刘婷婷,张传智,浦静舒,王大为
2011, 32(24):  41-4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09
摘要 ( 102 )   HTML ( 0)   PDF (335KB) ( 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双螺杆挤出技术对米糠进行处理,增加米糠中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挤出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米糠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各因素强弱次序为:挤出温度>水分含量>物料粒度;当挤出温度170℃、水分含量35%、物料粒度80目(0.175mm)时,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20.85%,与理论值接近。
硫酸酯化修饰葛仙米多糖工艺研究
朱玉婷,谭姚,莫开菊
2011, 32(24):  46-4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10
摘要 ( 89 )   HTML ( 0)   PDF (208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合成硫酸酯化葛仙米多糖,利用正交设计对酯化试剂比例、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进行优化。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酯化前后的结构差异,氯化钡-明胶比浊法测定取代度,并分析红外光谱法与取代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葛仙米多糖硫酸酯化修饰的最佳条件为V(氯磺酸)与V(吡啶)比例1:4、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h,此条件下取代度达到1.04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硫酸酯化后的葛仙米多糖具有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其吸光度比值A1261/A1418与化学方法所测得的硫酸酯化取代度的相关系数达到0.974。红外光谱不仅可以表征硫酸酯化多糖的结构差异,还可定量硫酸基的取代度。
四种食品添加剂对猪肉嫩度的影响
杨铭铎,杜宁宁,张令文,李虎,刘洋
2011, 32(24):  50-5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11
摘要 ( 141 )   HTML ( 1)   PDF (264KB) ( 1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卡拉胶、变性淀粉、氯化钙和木瓜蛋白酶4种食品添加剂对猪肉嫩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猪肉添加剂的最佳配方为木瓜蛋白酶的添加量0.05%、变性淀粉的添加量0.3%、氯化钙的添加量0.1%、卡拉胶的添加量0.15%;在优化条件下对猪肉进行嫩化处理,其剪切力为11.95N,油炸质量损失率为23.59%,感官评价值为50.3。此外,在4种食品添加剂中,木瓜蛋白酶对猪肉嫩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变性淀粉,再次为氯化钙,卡拉胶影响最小。
乌骨鸡黑色素的分步酶解法及其性能研究
张恒业,李欣,岳晓禹
2011, 32(24):  55-5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12
摘要 ( 122 )   HTML ( 0)   PDF (367KB) ( 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有效提取乌骨鸡黑色素,采用复合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联用法分步酶解提取得到乌骨鸡黑色素。探讨复合蛋白酶水解乌骨鸡肉糜的最佳条件,对不同的酶提方法获得的黑色素的得率、蛋白质含量、紫外图谱、抗油脂氧化性质、对VC的保护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水解乌骨鸡肉糜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h、pH6.5、加酶量3.5%;复合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联用法分步酶解法获得的乌骨鸡黑色素得率高,蛋白质含量低,对VC的保护作用强。
茜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田春莲,蒋凤开
2011, 32(24):  60-63.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13
摘要 ( 72 )   HTML ( 0)   PDF (221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茜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热浸提法提取茜草总黄酮,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提取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40(g/mL)条件下茜草总黄酮提取率较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茜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溶液提取2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40(g/mL),此条件下茜草总黄酮提取率为1.67%。本工艺简单可行,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功能性骨胶原多肽提取前处理的脱脂脱钙条件研究
唐莹莹,罗爱平,何光中,郎小琴,陈维
2011, 32(24):  64-68.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14
摘要 ( 96 )   HTML ( 0)   PDF (488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牛骨制备成骨泥为试验材料,对提取牛骨胶原多肽的前处理脱脂脱钙条件进行研究。比较石油醚、无水乙醇、正己烷3种脱脂剂的脱脂效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脱钙条件。结果表明:脱脂工艺最佳条件为无水乙醇作为骨泥脱脂剂,骨泥与无水乙醇料液比1:20(g/mL)、150r/min振荡浸泡脱脂24h,骨泥脱脂率可达97.46%。骨泥柠檬酸脱钙工艺最佳条件为柠檬酸浓度0.43mol/L、脱钙时间16h、料液比1:21(g/mL),脱钙率可达96.53%。
微生物油脂中花生四烯酸的甲酯化工艺
董宏祯,许晨,许建中,汤培平,王伟毅
2011, 32(24):  69-7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15
摘要 ( 100 )   HTML ( 0)   PDF (278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微生物油脂为原料,对其中花生四烯酸的甲酯化方法进行筛选和优化。在确定合适的花生四烯酸甲酯化方法基础上,考察酯化温度、酯化时间、催化剂体积分数及搅拌转速对花生四烯酸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温度80℃、酯化时间8h、浓硫酸体积分数2.0%、转速400r/min时,花生四烯酸甲酯质量分数达到37.75%,产率达到91.54%。甲酯化后的花生四烯酸沸点较低,适用于分子蒸馏。
浒苔多糖的磷酸化修饰工艺
孙雪,潘道东,曾小群,曹锦轩
2011, 32(24):  73-7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16
摘要 ( 103 )   HTML ( 0)   PDF (476KB) ( 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对浒苔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探讨其磷酸化修饰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pH值、磷酸化试剂质量浓度的取值范围,再用响应面设计法确定磷酸化修饰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磷酸化试剂质量浓度显著影响浒苔多糖磷酸化程度,当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h、反应pH9.0、磷酸化试剂质量浓度0.10g/mL时,磷酸化修饰的浒苔多糖磷酸根含量(以P计)达到14.40%。
酸提工艺对果胶品质的影响
林晓锋,许晨,许建中,夏金梅
2011, 32(24):  78-8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17
摘要 ( 83 )   HTML ( 0)   PDF (226KB) ( 1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福建特产琯溪蜜柚果皮为原料,考察酸提工艺条件对果胶的酯化度、黏均分子质量和半乳糖醛酸含量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L9(34)考察各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酸提工艺条件对果胶的酯化度基本无影响,对半乳糖醛酸的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对果胶的分子质量影响最显著。9个不同试验条件下,酸提果胶的酯化度63.5%~63.8%,半乳糖醛酸含量74.2%~88.5%,果胶的黏均分子质量101~202ku。
脱脂麦胚水提液中谷胱甘肽的初步分离
宋国辉,黄纪念,孙强,张丽霞,芦鑫
2011, 32(24):  83-8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18
摘要 ( 190 )   HTML ( 0)   PDF (304KB) ( 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脱脂麦胚水提液中的谷胱甘肽的分离进行研究。通过对谷胱甘肽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以及比较不同纯化工艺组合对谷胱甘肽质量分数的影响,建立采用超滤结合离子交换树脂层析分离脱脂麦胚水提液中谷胱甘肽的工艺技术,结果所得产品中谷胱甘肽的质量分数由未纯化前的0.79%提高到8.8%,为进一步纯化谷胱甘肽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鼠曲草总黄酮工艺
王孟楚,李超
2011, 32(24):  88-9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19
摘要 ( 101 )   HTML ( 0)   PDF (271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AB-8型大孔树脂对从鼠曲草中提取的总黄酮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研究。考察各种因素对树脂吸附和洗脱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流速2BV/h、上样液pH4.5、上样液质量浓度1.7mg/mL;最佳洗脱工艺条件为洗脱液体积分数为60%乙醇、洗脱液流速1BV/h和洗脱液用量1.8BV。分离纯化后的总黄酮产品纯度可达35.42%。
Lipozyme RM IM脂肪酶催化苦瓜籽油和癸酸合成功能性油脂
胡蒋宁,张超,邓泽元,朱雪梅,范亚苇,李静,刘蓉
2011, 32(24):  92-8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20
摘要 ( 124 )   HTML ( 1)   PDF (296KB) ( 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苦瓜籽油为原料,利用癸酸在脂肪酶Lipozyme RM IM的催化下进行结构修饰,来降低苦瓜籽油中桐酸的含量。选取底物物质的量的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反应条件优化,得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物质的量的比(苦瓜籽油:癸酸)=1:4、加酶量(占底物质量的质量分数)12.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4.8h。在此最优反应条件下得到的新油脂中癸酸含量为47.12%,同时桐酸含量由反应前苦瓜籽油中的56.17%降为25.46%。
闪式提取法提取黄芪活性成分工艺研究
武艳梅,赵航,李淑燕,韩帅,陈卓君,倪元颖
2011, 32(24):  98-10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21
摘要 ( 138 )   HTML ( 0)   PDF (221KB) ( 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闪式提取法对黄芪主要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多糖、黄酮、皂甙作为测量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L9(33)正交试验以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提取黄芪中活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20(g/mL)、提取电压120V、提取次数3次(每次1min),在此条件下黄芪多糖、黄酮和皂甙的得率分别为3.728%、0.135%、1.019%。该工艺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黄芪活性成分提取方法。
β-环糊精合成中不同助剂以及小分子糖对转化率的影响
洪雁,靳蓉,周炜
2011, 32(24):  102-10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22
摘要 ( 83 )   HTML ( 0)   PDF (169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测定体系中的葡萄糖值,研究反应过程中小分子糖含量的变化及其对β-环糊精转化率的影响。分别添加乙醇、乙腈、二甲亚砜、环己烷4种助剂研究体系小分子糖及β-环糊精转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体系中小分子糖的存在可抑制β-环糊精的合成。助剂的添加抑制体系中小分子糖的合成,可提高β-环糊精转化率。
桂花果实多酚的超声波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田成
2011, 32(24):  106-11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23
摘要 ( 93 )   HTML ( 0)   PDF (297KB) ( 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利用超声波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桂花鲜果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桂花果实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桂花果实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作溶剂、料液比1:8(g/mL)、以固定频率超声波提取2次、每次40min,桂花果实多酚的得率为0.283%(即2.83mg/g);在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桂花果实多酚溶液还原力明显高于VC溶液,对羟自由基、亚硝酸根离子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6.3%和65.4%,并对猪油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本研究为桂花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野生黄刺玫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
杨树平,韩立军,刘乐鹏,许瑞波,何欣然,陈丽娟
2011, 32(24):  111-113.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24
摘要 ( 127 )   HTML ( 3)   PDF (197KB) ( 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优化野生黄刺玫花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野生黄刺玫花为原料、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黄刺玫花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野生黄刺玫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5%乙醇、料液比1:30(g/mL)、提取1h、提取温度75℃,总黄酮得率32.77mg/g。结论:优选得到了野生黄刺玫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性良好。
酶法提取白酒糟中酚酸物质工艺
王鑫,刘微微,曹学丽
2011, 32(24):  114-11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25
摘要 ( 101 )   HTML ( 0)   PDF (325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酶法提取白酒糟中酚酸类物质的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加酶量(X1)、反应时间(X2)、pH值(X3)和液料比(X4)4个试验因素对总酚酸产率(Y)的影响,并得到回归模型:Y=1.28321+0.04783X1+0.03728X2+0.12048X3+0.05152X4-0.05027X12+0.01514X22+0.00099X32-0.03790X42+0.02000X1X2+0.03000X1X3+0.00250X1X4。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0mL/100g、酶解时间150min、pH6.6、液料比25:1,得到的最高总酚酸产率为1.51%。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偏差为0.67%。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酶解前后反式阿魏酸含量变化极其显著。
超声结合酶法提取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及其功能性研究
苗敬芝,冯金和,董玉玮
2011, 32(24):  120-12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26
摘要 ( 95 )   HTML ( 0)   PDF (318KB) ( 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生姜为原料,采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法提取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探讨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加酶量等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超声时间25min、超声功率100W,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10.02%;超声结合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料液比1:25、超声时间25min、超声功率100W,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3.86%,比超声水提法提取率提高了38.2%。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对 ·OH和O2- ·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分别为2.58mg/mL和0.42mg/mL,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率可达40%以上;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359%,膨胀力为2.86mL/g。
南极磷虾粗虾油提取工艺优化
崔秀明,汪之和,施文正
2011, 32(24):  126-12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27
摘要 ( 103 )   HTML ( 0)   PDF (378KB) ( 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南极磷虾粗虾油的有机溶剂提取工艺。探讨不同提取剂、提取剂混合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南极磷虾粗虾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提取剂混合比71.3:28.7、料液比1:6.6,在57.8℃提取50min;此时粗虾油得率为14.76%。
不同添加剂用量对面筋蛋白基口香糖品质的影响
刘舒,刘琦,刘佩,侯汉学
2011, 32(24):  130-13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28
摘要 ( 100 )   HTML ( 4)   PDF (243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面筋蛋白为载体,通过添加木糖醇、黄原胶、食用香精、复合磷酸盐、变性淀粉、糖浆、抗氧化剂等添加剂,应用脱水、碾压等工艺制成黏度小、易分解的环保型口香糖,探讨添加各类添加剂对口香糖品质的影响,并运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各基础添加剂的最适用量,尤其针对在干粉中添加白砂糖及在面筋蛋白洗出后添加不同比率的糖浆与木糖醇,进行均匀试验,通过感官及质构评定对口香糖进行探讨,对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确定添加剂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口香糖配方(以面粉质量为基础)为黄油8%、白砂糖24%、酵母1.2%,配料配方(以面筋质量为基础)为黄原胶0.1%、木糖醇10%、变性淀粉80%,醒发时间2h,在此条件下,口香糖产品的感官评价较好。通过质构测定的回归及相关分析,发现质构测定指标拉伸力、硬度、黏聚性及剪切力与白砂糖、糖浆、木糖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甜玉米果粒酸奶加工前处理工艺
王蕊
2011, 32(24):  136-14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29
摘要 ( 84 )   HTML ( 1)   PDF (217KB) ( 1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甜玉米果粒酸奶的稳定性、风味、口感及组织状态等质量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对甜玉米汁制备的加水磨浆、灭酶护色、淀粉液化以及菌种驯化等前处理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甜玉米打浆前灭酶条件为100℃、15min,最佳的液化条件为料液比1:3(g/mL)、温度91℃、时间32min、酶添加量0.2mL/100g,该甜玉米汁与牛奶体积之比为4:6驯化菌种。在此条件下所开发的甜玉米果粒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较好的口感。
玉米膳食纤维直接压片工艺研究
张艳荣,李敏,吴丽娟,王研,王大为
2011, 32(24):  141-14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30
摘要 ( 182 )   HTML ( 0)   PDF (753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直接压片法生产玉米膳食纤维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压力、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为响应因素,脆碎度、崩解时间为响应值,运用Design-expert 7.1.6设计软件,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设计研究玉米膳食纤维直接压片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玉米膳食纤维用量67.40%、微晶纤维素用量15.90%、羧甲基淀粉钠用量16.20%、硬脂酸镁用量0.50%,片径20mm,压力20MPa时,玉米膳食纤维片脆碎度为0.739%,崩解时间为80.50s,片型完整、表面光滑,并具有较好的适口性。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微波催陈香醋工艺
麻成金,黄婷,余佶,郑君晓,彭忠瑾,肖旺,葛文英
2011, 32(24):  147-15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31
摘要 ( 98 )   HTML ( 1)   PDF (436KB) ( 1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乙醇添加量对香醋部分理化指标的影响,确定了微波催陈香醋的较优条件范围。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素对微波催陈香醋作用的大小次序为: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乙醇添加量;频率分析法得到微波催陈香醋优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80W、乙醇添加量0.61%、微波处理时间10min。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的香醋在波长4000~1500cm-1范围内与自然陈酿一年香醋的红外图谱基本吻合。
马兰头多糖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及不同部位多糖含量的测定
刘玉芬,夏海涛,张丹妮,程焕达
2011, 32(24):  153-15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32
摘要 ( 87 )   HTML ( 0)   PDF (301KB) ( 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连云港花果山野生马兰头地上部分为原料,研究马兰头多糖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三因素三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98℃、提取时间3.5h、液料比33:1(mL/g)、提取2次。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4.2037%,验证值为4.1946%。对马兰头不同部位多糖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马兰头不同部位多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叶中最高,为4.9407%,茎次之,为1.5356%,根最低,仅有0.6817%。
响应曲面法建立超临界CO2萃取枇杷果仁油脂工艺模型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杨震峰,李昂,陈伟,蔡艳,张惠恩
2011, 32(24):  158-16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33
摘要 ( 103 )   HTML ( 0)   PDF (617KB) ( 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宁海白”枇杷果仁为原料,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建立超临界CO2萃取枇杷果仁油脂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并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对油脂产量的作用规律,并对枇杷果仁油脂脂肪酸组成进行GC-MS分析。根据该工艺模型进行了工艺参数的优选,以油脂产量为响应值,实验所得枇杷果仁油脂超临界CO2萃取优化工艺条件为:压力44.16MPa、温度62.02℃、时间21min。在这个条件下,使用偏差分析,发现实验值与预期相符,表明预测模型契合很好。利用GC-MS鉴定出11个脂肪酸组分,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4.37%,其中亚油酸(C18:2,45.91%)为枇杷果仁油脂中的主要脂肪酸,其他依次为棕榈酸(C16:0,26.01%),油酸(C18:1,6.19%),α-亚麻酸(C18:3, 5.01%),硬脂酸(C18:0,3.64%),和其他六种饱和脂肪酸(≈7.61%)。
甲壳素负载麦饭石复合物对保健食醋和果醋的澄清作用
卢维奇,陈忻,丁家良,蓝梦玉,居本旺
2011, 32(24):  163-16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34
摘要 ( 103 )   HTML ( 1)   PDF (163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天然高分子甲壳素作为澄清剂的主体,研制甲壳素-麦饭石复合澄清剂。将80目麦饭石与甲壳素的0.5%盐酸溶液按1:1.2(g/mL)混合制成固体复合澄清剂,用其来处理保健食醋和果醋。得出最佳澄清工艺条件:澄清剂添加量1.0g/100mL、室温搅拌6min。分别用甲壳素、麦饭石对保健食醋和果醋都有一定的澄清效果,而复合澄清剂中的甲壳素与麦饭石的良好的澄清作用相互促进,澄清效果更加显著。澄清后的保健食醋具有琥珀色透明液体。甲壳素-麦饭石复合澄清剂对果醋的澄清效果比保健食醋更加显著,对其他营养成分的影响较小,说明甲壳素-麦饭石复合澄清剂是一种优良的澄清剂。
响应面法优化谷朊粉α-淀粉酶单独酶解分离制备工序参数
钟昔阳,杨积东,郑志,徐玉红,王士雷,姜绍通
2011, 32(24):  167-17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35
摘要 ( 89 )   HTML ( 0)   PDF (308KB)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小麦面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单独添加α-淀粉酶分离制备谷朊粉的工艺参数,并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出最佳的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8℃、加酶量2.58%、酶解时间4.0h、酶解pH5.94,此时制备的谷朊粉纯度预测值80.28%。但从实际操作的方便和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对数据修正为固液比1:15、酶解温度55℃、加酶量2.5%、酶解时间4.0h、酶解pH6.0,通过验证实验,测得制备的谷朊粉纯度实际值为77.57%,表明模型的预测较为准确。
响应面法优化发芽大豆富集多肽的培养液组分
白青云,唐军涛,顾振新
2011, 32(24):  172-17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36
摘要 ( 86 )   HTML ( 0)   PDF (253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浸润方式培养大豆,考察赤霉素(GA3)、CaCl2等10种添加物对发芽大豆多肽富集的影响,对呈显著正效应的添加物进行最适浓度优化,并探讨各组分浓度对发芽大豆多肽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GA3、CaCl2、AlCl3和MnSO4对发芽大豆多肽富集有显著正效应;Box-Behnken试验结果显示,发芽大豆中多肽含量与培养液组分浓度之间的二次多项模型显著(P<0.05),可预测发芽大豆中多肽的富集;其中GA3、CaCl2、AlCl3和MnSO4最适浓度分别是61.00μmol/L、11.20mmol/L、10.13mmol/L和12.17mmol/L,在此条件下培养的发芽大豆中多肽含量达到162.57mg/g,分别是对照和原料大豆的2.10倍和3.97倍,由此表明优化后的培养液组分能显著提高发芽大豆多肽含量。
微波组合微生物预处理木薯生产乙醇工艺
刘汉灵,易跃武,王孝英,黄月桂,叶进容,黄菊
2011, 32(24):  178-18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37
摘要 ( 80 )   HTML ( 0)   PDF (474KB) ( 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微波组合微生物预处理木薯代替传统乙醇发酵生产工艺中的蒸煮阶段,对木薯进行无蒸煮发酵工艺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预处理后的木薯在料水比1:2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糖化时间55min、糖化温度60℃、糖化酶添加量120U/g、糖化pH5.0、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1%,在30℃发酵72h,发酵醪液的乙醇体积分数可以达到16.0%。通过与传统蒸煮液化工艺进行对比,乙醇度可提高13.5%,至少可节省42.81%的能耗。
猪骨粉酶解工艺优化
左勇,冯治平,边名鸿,谢晖,鞠帅,李杨,刘达玉
2011, 32(24):  182-18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38
摘要 ( 90 )   HTML ( 0)   PDF (234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猪骨粉进行酶解,探讨酶的种类、温度、时间、底物质量分数和pH值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酶解温度、时间、底物质量分数和pH值4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选用木瓜蛋白酶、酶用量10000U/g、在55℃、底物质量分数5%、pH8的条件下酶解4h,酶解效果最好。
猴头菇多糖的纯化工艺
肖丽霞,于洪涛,胡晓松,马超,葛邦国,吴茂玉
2011, 32(24):  186-19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39
摘要 ( 198 )   HTML ( 3)   PDF (343KB) ( 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猴头菇子实体多糖进行纯化研究。采用树脂吸附法对猴头菇多糖脱色并利用超滤法进行分级除杂。结果表明:猴头菇多糖适宜采用HD-3树脂进行脱色;静态脱色工艺为pH4.5、每100mL添加树脂量15.0g、脱色2.5h,脱色率和多糖得率分别达到84.9%和83.2%;动态脱色工艺控制流速为5BV/h时,脱色率和多糖得率都较高,平均达83.9%和82.3%;最佳超滤工艺为选择截留分子质量为10kD 和100kD的两种膜对猴头菇多糖进行超滤,超滤温度45℃、压力0.16MPa、溶液pH7~9。此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得到的猴头菇多糖纯度达74.2%。
响应曲面法优化野生马兰头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夏海涛,刘玉芬,董超男,陈龙龙
2011, 32(24):  191-19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40
摘要 ( 113 )   HTML ( 0)   PDF (379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连云港花果山野生马兰头地上部分为原料,研究马兰头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四因素三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黄酮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确定提取工艺的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1℃、提取时间105min、液料比26.5:1(mL/g)、乙醇体积分数63%,黄酮提取率达到最大值。该条件下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1.65%,验证值为1.62%。
绿茶的微波-热风联合杀青工艺研究
葛庆丰,张聪,于海,汪志君
2011, 32(24):  196-19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41
摘要 ( 145 )   HTML ( 2)   PDF (263KB) ( 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和茶叶失水率为指标,对绿茶的微波-热风联合杀青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投叶量为20g时,在微波功率1200W、热风温度50℃、杀青时间60s的微波-热风联合杀青工艺条件下,绿茶多酚氧化酶活性几乎被完全钝化,且杀青叶颜色黄绿、自然卷曲、质地柔软、香气良好,有利于后期揉捻整形,达到了绿茶杀青的品质要求。
分析检测
邪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 分析及抑菌作用
潘素娟,王长青,李晓东,汪之波,朱元成
2011, 32(24):  200-203.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42
摘要 ( 98 )   HTML ( 0)   PDF (188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邪蒿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邪蒿中提取挥发油的提取率为1.33%;在最佳分析条件下,共分离出37个峰,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31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量的93.7%,其主要成分为肉豆蔻醚(64.05%)、芹菜脑(8.98%)、2-甲氧基丁烷(2.02%)、香豆酮(1.87%)、香树烯(1.35%)、α-愈创木烯(1.37%)等;邪蒿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生长有强抑制作用。
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食品中锌含量
李咏梅,李人宇,施鹏飞
2011, 32(24):  204-20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43
摘要 ( 103 )   HTML ( 0)   PDF (168KB) ( 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在pH8.5氯化铵-氨水缓冲溶液中,Zn2+与邻菲啰啉和亮黄发生反应,可使共振光散射显著增强,建立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锌的新方法。考察测定影响因素,确定最佳测定条件为10mL比色管中加入pH8.5氯化铵-氨水缓冲溶液1.0mL、1.0×10-4mol/L邻菲啰啉溶液1.5mL和5.0×10-5mol/L亮黄溶液0.8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4min;最大共振光散射峰位于359.4nm,共振散射光强度增加值与Zn2+质量浓度在0~1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11μg/L,对样品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96%~1.71%(n=5),平均回收率为98.00%~102.67%。本方法可用于测定香蕉、黄瓜和紫菜中锌含量,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
咸带鱼加工过程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丁丽丽,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刘法佳,刁石强,邓建朝
2011, 32(24):  208-21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44
摘要 ( 143 )   HTML ( 0)   PDF (177KB)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咸带鱼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情况。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检测鲜鱼、腌制、浸泡脱盐、干燥、成品5个加工阶段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经NIST 05a.L谱库数据库检索,确定其风味成分。结果表明:鲜鱼、腌制、浸泡脱盐、干燥、成品这5个阶段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数分别为49、72、70、75种以及72种。其中,成品咸鱼中己醛、庚醛、辛醛、壬醛、1-戊烯-3醇、1-戊醇、己醇以及1-辛烯-3醇含量较高,相对含量分别为28.26%、8.64%、6.54%、4.37%、7.34%、3.55%、4.18%和4.72%。腌制和干燥是风味产生的主要加工阶段。醛类、醇类、酮类和烃类是主要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其中己醛、庚醛、辛醛、壬醛、1-戊烯-3醇、1-戊醇、己醇以及1-辛烯-3醇是咸带鱼风味的主要成分。
猪肉烤制过程中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黄业传,李洪军,吴照民,李凤
2011, 32(24):  213-21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45
摘要 ( 138 )   HTML ( 1)   PDF (228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不同烤制方式和时间对猪肉脂肪酸组成、脂肪含量、营养及风味的影响,以荣昌猪背最长肌为原料,经不同时间和方式的烤制加工后,分别测定各样品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烤制方式主要影响样品的风味、营养以及肌内总脂、游离脂肪酸和甘三酯的脂肪酸组成;加工时间主要影响脂肪含量和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因此采用烤制加工时,加工方式和加工时间的不同都会对猪肉脂肪酸组成、脂肪含量、营养及风味产生影响,加工方式对脂肪酸组成、营养和风味的影响更大,而加工时间对脂肪含量的影响更显著。
SDE 联合GC-MS 与GC-O 分析鹅肥肝挥发性风味物质
谢章斌,范亚苇,邓泽元,刘蓉,李静,胡蒋宁,杜金平
2011, 32(24):  220-223.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46
摘要 ( 142 )   HTML ( 0)   PDF (192KB) ( 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提取鹅肥肝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和主体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出41种风味成分,其中烃类8种、醇类4种、酚类2种、醛类7种、酮类5种、酸类1种、酯类7种、其他7种,3种未鉴定出。同时6种物质对鹅肥肝的风味有较大贡献,分别是己醛、2-乙基环己醇、壬醛、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十四烷醛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直接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白酒中钙
刘全德,陈尚龙,李勇,郑毅,黄小冬,王锋
2011, 32(24):  224-22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47
摘要 ( 106 )   HTML ( 0)   PDF (144KB) ( 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FAAS)直接进样测定白酒中钙的方法。探讨反应体系、释放剂浓度、乙炔流量以及燃烧器高度对吸光度的影响,比较两种定量方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体积分数50%乙醇溶液作为标准酒样可以有效地消除因匹配而产生的误差,因此,实验选择标准曲线法作为定量方式。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钙的线性范围为0.2~8μg/mL,检出限为0.17μg/mL,白酒中钙的质量浓度为9.73μg/mL,精密度为2.04%,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2.73%。该方法直接、快速、准确、稳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臭豆腐中挥发性香成分提取与分析
刘玉平,苗志伟,黄明泉,陈海涛,孙宝国
2011, 32(24):  228-23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48
摘要 ( 156 )   HTML ( 2)   PDF (197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分析臭豆腐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的方法对北京产老才臣臭豆腐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提取物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结合对比标准品保留时间和计算分离出的成分的保留指数。结果共鉴定出43种成分,其中,醇类15种、酸类3种、酯类8种、酮类3种、醛类2种、酚类1种、硫醚类4种、杂环类5种、芳香烃类2种,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相对含量;两种方法中都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有17种,主要为醇类、酯类、含硫化合物和杂环类;对臭豆腐香气特征贡献较大的有吲哚、二甲基二硫、二甲基三硫、二甲基四硫、2,3,5-三硫杂己烷、苯酚等。
米发糕的风味形成及特征分析
熊青,范露,鲍方芳,赵思明,熊善柏
2011, 32(24):  232-23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49
摘要 ( 117 )   HTML ( 0)   PDF (235KB)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丝苗米为原料,接种酵母菌发酵制作米发糕,对不同操作阶段风味物质进行测定,研究米发糕的风味形成及特征。结果表明,发酵和蒸制产生了米发糕特殊的滋味和挥发性气味物质,呈味游离氨基酸主要是米发糕蒸制过程中蛋白质的热降解所产生的,其中以苦味氨基酸比例最大,其次依次为甜味和鲜味氨基酸。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挥发性物质,蒸制过程进一步产生了以烷烃为主,兼有较多的醇、酸、酚、酮等挥发性物质,从而形成了米发糕特定的气味。米发糕的滋味物质主要在热降解过程中形成,而气味物质则与微生物降解和热降解有关。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陈醋中14种微量金属元素
陈月,林勤保,吴海军,宋欢,郭小喜
2011, 32(24):  237-24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50
摘要 ( 114 )   HTML ( 3)   PDF (155KB) ( 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微波消解作为前处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作为检测手段,同时测定陈醋中14种金属元素(Al、Cr、Fe、Co、Cd、Mn、Cu、Zn、Ni、As、Se、Sn、Sb和Pb)的方法。通过考察硝酸和过氧化氢的配比对回收率的影响,确定微波消解的条件为7mL硝酸+1mL过氧化氢。14种元素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方法的检出限的范围是0.003~1.035mg/L,平均回收率在80.03%~12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8%~16.78%之间。检测3种不同包装(塑料、玻璃和陶瓷)的老陈醋的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包装的山西老陈醋中同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蔬菜中噻虫啉残留量
张征,武中平,张晓强,卢剑
2011, 32(24):  241-243.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51
摘要 ( 115 )   HTML ( 0)   PDF (200KB) ( 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蔬菜中噻虫啉残留量进行测定。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C8液相色谱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蔬菜中噻虫啉残留量的测定可取得满意的结果。该方法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8%~97.5%,相对标准偏差为1.36%~7.80%;蔬菜中噻虫啉检出下限为0.02mg/kg。
丽江产玛卡根茎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单云,孙晓东,杜萍,孙卉,张先俊,姚敏,杨勇武,张晶
2011, 32(24):  244-24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52
摘要 ( 60 )   HTML ( 0)   PDF (192KB) ( 1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研究云南丽江玛卡的裂解产物特征。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丽江产玛卡根茎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裂解产物49个,主要为酚类、酮类、醛类、烯烃、芳烃、萜类、杂环等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苯酚6.274%,其次是肉豆蔻酸酯异丙酯4.702%,2,3-二氢苯并呋喃4.433%,其余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化合物有25个、0.5%~1%的有19个、0.5%以下有2个,其他主要产物为D-柠檬烯、2,3-二甲基-2-环戊烯-1-酮、苯乙腈、吲哚、萘等。
凝胶色谱分离高梁外种皮中低聚体原花青素
李莹,张晓攀,叶汉英
2011, 32(24):  248-25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53
摘要 ( 92 )   HTML ( 0)   PDF (316KB) ( 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高粱原花青素分离及其组成分析的方法。采用乙醇溶液提取高粱外种皮中原花青素,通过ADS-17大孔树脂初步纯化,得到高粱原花青素,进而用Toyopearl HW-40凝胶色谱对高粱原花青素分离,并用紫外光谱分析及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初步分析鉴定。结果表明:Toyopearl HW-40凝胶色谱分离得到A、B、C、D、E、F六个部分。经过紫外光谱分析初步鉴定出级分A、C、D、E、F均为原花青素,B为黄酮;经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分析可知,级分C和D分别为原花青素的二聚体B1和单体儿茶素,级分F为原花青素的低聚体。建立的高粱原花青素的分离分析方法效果良好。
电子舌对啤酒的区分识别研究
贾洪锋,梁爱华,何江红,周凌洁,张淼,郑景洲
2011, 32(24):  252-25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54
摘要 ( 103 )   HTML ( 0)   PDF (250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电子舌对不同品牌的啤酒及其混合样品进行识别,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舌能够有效识别不同品牌的啤酒及不同品牌啤酒的混合样品;对不同品牌啤酒的混合样品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预测模型,电子舌响应信号和啤酒混合比例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36),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预测误差在1.43%~3.00%之间。证明电子舌可用于啤酒的识别。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发酵辣椒的挥发性成分
刘嘉,陈杰,孙文彬,蒋立文
2011, 32(24):  256-26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55
摘要 ( 118 )   HTML ( 2)   PDF (275KB) ( 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分析发酵辣椒原料和成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别,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提取发酵辣椒中的挥发性成分,另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对其成品与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发酵辣椒成品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有机成分,发酵辣椒原料中共鉴定出43种挥发性有机成分,成品中酯类物质含量增加,醇类物质含量减少。
不同年代茯砖茶香气物质测定与分析
黄亚辉,王娟,曾贞,赖幸菲
2011, 32(24):  261-26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56
摘要 ( 104 )   HTML ( 0)   PDF (259KB) ( 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不同年代生产的茯砖茶的香气物质进行研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提取茶叶香气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其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茯砖茶香气成分以烷、烯等碳氢化合物以及醇类和酯类物质为主。随着贮藏年份的增加,茯砖茶香气中化合物数量减少,陈年茶的香气物质比新茶总含量显著提高。月桂烯、1-辛醇、月桂酸甲酯等18种物质是不同年份茯砖茶共有的香气成分。与新茶相比,陈年茯砖茶样之间香气物质更为接近。3种茯砖茶样均具有自身特征香气成分,随陈化年份的增加,大部分特征香气成分的数量及含量均呈现出递减趋势。
GPC-GC-MS 测定糕点和麻辣食品中的富马酸二甲酯
邹洁,张征,颜春荣,卢剑
2011, 32(24):  267-26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57
摘要 ( 122 )   HTML ( 1)   PDF (192KB)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快速凝胶柱的全自动凝胶净化系统(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食品中防腐剂富马酸二甲酯。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为提取液,利用GPC对样品进行净化和浓缩,应用选择离子监测(selected ion monitoring,SIM)模式,以m/z 113、85、59为定量离子,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富马酸二甲酯的提取和检测方法。该方法回归方程为Y=4018974X-56743,线性范围为0.02~20.0mg/L,相关系数0.9991,检出限为0.02mg/kg,添加水平为0.05、0.5、1.5mg/kg时加标回收率为89.5%~94.0%、相对标准偏差为4.0%~5.7%(n=6)。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回收率高、检出限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
SDE-GC-MS 分析乌梅中挥发性成分
苗志伟,刘玉平,孙宝国
2011, 32(24):  270-273.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58
摘要 ( 132 )   HTML ( 0)   PDF (185KB) ( 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分析乌梅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乌梅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乌梅提取物中共鉴定出47种成分,主要包括酚类12种、酸类10种、酯类7种、杂环化合物6种、酮类4种、醛类4种和醇类2种等,其中糠醛(44.09%)、乙醇(12.71%)、苯甲醛(11.31%)、乙酸(7.33%)、十六酸(6.65%)、5-甲基糠醛(3.34%)、苯甲醇(2.04%)、乙酸乙酯(1.41%)和丁香酚(1.11%)。通过4次平行GC-MS分析,验证了定性定量结果的可靠性。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胡椒中的胡椒碱
钱登勇,李博,蒋志国,应晓国,杜琪珍
2011, 32(24):  274-27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59
摘要 ( 108 )   HTML ( 0)   PDF (190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法从胡椒中分离制备胡椒碱。HSCCC的溶剂系统条件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1:1:1,V/V)。从5g粗提物中可一次分离得到纯度为98.72%的胡椒碱单体1.58g,分离得到的胡椒碱结构经电喷雾质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进行鉴定。该法制备量大、分离效率高,对胡椒碱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SPME-GC 法分析南果梨不同部位及状态香气成分
张博,辛广,董萍,冯帆,李铁纯
2011, 32(24):  277-28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60
摘要 ( 128 )   HTML ( 1)   PDF (263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果梨果皮与果肉、完整果外释与破碎后果汁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完整果实的外释香气成分种类比破碎后果汁中的香气成分种类丰富,从完整果实外释香气共鉴定出18种香气成分,主要为乙酸乙酯(1.49%)、丁酸乙酯(7.48%)、2-甲基丁酸乙酯(1.43%)、己酸甲酯(1.46%)、己酸乙酯(41.76%)、乙酸己酯(11.78%)、2-辛烯酸乙酯(1.07%)、辛酸乙酯(6.73%)、和α-法呢烯(21.6%)。南果梨果皮和果肉中有5种共同香气成分,但相对含量上有一定的差异。果皮和果肉中的香气成分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己酸乙酯,分别为46.89%、35.2%。
高效液相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婴幼儿辅食中的无机砷
侯艳霞,刘丽萍,潘浩,杜振霞,李筱薇
2011, 32(24):  281-28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61
摘要 ( 101 )   HTML ( 0)   PDF (241KB) ( 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拟建立婴幼儿辅助食品中无机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0.15mmol/L硝酸溶液为提取剂,90℃热浸提取婴幼儿辅助食品(米粉类及罐头类)中无机砷,采用Hamilton PRP-X100(250mm×4.1mm,10μm)色谱柱分离,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HPLC-ICP/MS)联用技术测定其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As(Ⅲ)与As(Ⅴ)的线性范围为0.5~4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优于0.9990,检出限分别为0.06μg/L和0.08μg/L,无机砷的加标回收率在80.5%~128.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婴幼儿辅助食品中无机砷含量的测定。
包装贮运
真空包装鱼片冷藏货架期预测
包海蓉,张元元,王锡昌
2011, 32(24):  285-29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62
摘要 ( 101 )   HTML ( 0)   PDF (458KB) ( 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真空包装的新鲜金枪鱼片和三文鱼片在0、4、8、12℃贮藏,测定不同时期的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s,TVC)、乳酸菌数和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由此建立两种鱼片冷藏货架的预测模型。应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描述乳酸菌恒定温度下的生长动态;采用Belehradek方程描述温度对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延滞时间(Lag)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方程能很好地描述乳酸菌的生长动态;Belehradek 方程对乳酸菌动力学参数描述也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用贮藏在6℃的两种鱼片中乳酸菌的生长实测值,对模型进行验证,表明乳酸菌在两种鱼片中的生长状况拟合良好。
不同贮藏条件下油茶籽品质及生理活性
周杨,徐俐,王凯燕,杨辉
2011, 32(24):  291-29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63
摘要 ( 107 )   HTML ( 0)   PDF (596KB) ( 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延长油茶籽的加工期限,将含水量为6%、13%的油茶籽分别贮藏在25℃、室温、4℃,相对湿度(RH)50%~65%条件下,观察贮藏期间品质及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所有实验贮藏方法,油茶籽贮藏90d后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劣变现象,贮藏品质下降。对不同处理贮藏效果的综合评价,最好的贮藏条件为温度4℃、油茶籽含水量6%,能明显抑制呼吸强度和脂肪酶活性,保持较高蛋白质、脂肪、糖等内含物质的含量,阻止油茶籽品质的劣变;其次为温度4℃、含水量13%,最差的为温度25℃、含水量13%。低温和低水分含量可有效提高油茶籽的贮藏品质。
1-MCP 与植酸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
祝美云,白欢,魏征,李雅善
2011, 32(24):  296-30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64
摘要 ( 173 )   HTML ( 0)   PDF (228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1-甲基环丙烯(1-MCP)和植酸对草莓进行不同处理,通过追踪测定其贮藏期间的质量损失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呼吸强度、维生素C(V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TA)和相对电导率等指标来研究不同处理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MCP和植酸处理可有效降低草莓的质量损失率和呼吸强度,推迟SSC出现峰值的时间,延缓其后熟衰老过程,抑制其硬度、TA和VC含量的下降;同时,1-MCP 和植酸复合处理比两者各自的单独处理都具有更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草莓在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
不同包装条件对米糠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王雪雅,李文馨,肖蓓,丁筑红,王国立
2011, 32(24):  301-30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65
摘要 ( 117 )   HTML ( 0)   PDF (543KB) ( 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米糠资源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其贮藏稳定性差导致品质迅速下降。本实验以米糠为研究对象,分析自然贮藏条件下采用PE、PE/PA及编织袋包装的米糠在常压密封、真空密封条件下主要品质指标变化。结果发现:贮藏30d后,PE/PA/真空组水分含量下降0.99%,粗脂肪含量下降3.74%,脂肪酸值升高77.7mg KOH/100g,而对照组相应指标分别为PE/PA/真空组的3.6、2、5.33倍;PE/PA/真空组VE、γ-谷维素含量分别下降了0.4mg/100g、0.01%,对照组降幅分别是PE/PA/真空组的2.78倍和6倍;菌落总数PE/PA/真空组由初期的2.82×108CFU/g减少到0.3×107CFU/g,性状保持良好,具有米糠特有的香味,而对照组菌落总数增加到1.8×1010CFU/g,且出现明显的霉味,颜色变深,结块严重。结果表明不同包装对提高米糠贮藏稳定性效果依次为:PE/PA/真空>PE/PA/常压>PE/真空>PE/常压>编织袋>对照,各样品结果呈显著差异(P<0.05)。采用PE/PA真空包装贮藏能有效提高米糠贮藏期品质稳定性。
技术应用
猕猴桃果醋发酵工艺优化及质量分析
李加兴,孙金玉,陈双平,黄诚,严友兵,王小勇
2011, 32(24):  306-31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66
摘要 ( 162 )   HTML ( 3)   PDF (239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猕猴桃果浆为原料,对果醋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产品质量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复合果胶酶添加量、活性干酵母接种量、发酵醪酒度、醋酸杆菌接种量、醋酸发酵温度与时间对猕猴桃果醋发酵工艺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采用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对成品的理化、卫生与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猕猴桃果浆在添加0.04g/L复合果胶酶并保温45℃处理2.5h后,进行果醋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干酵母接种量0.05g/L,发酵醪酒度达6%(V/V)时接入0.07‰(V/V)醋酸杆菌,于30℃发酵5d;在此条件下,成品中的乙酸含量可达6.17g/100mL,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发酵香肠复合油树脂香辛料的研制
汤卫东,朱海涛,张淼,吴敬涛
2011, 32(24):  311-31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67
摘要 ( 126 )   HTML ( 0)   PDF (180KB) ( 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改善传统发酵香肠微末香料调味不均匀、质量不稳定、利用率低等不足,以CO2超临界流体萃取花椒、丁香、八角、莳萝籽、肉桂、山奈等13种香辛料油树脂为基料,通过均质、复配,制备出性能较为稳定的复合油树脂均质液,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该产品对香肠的调香、调味效果,结合感官评定确定复合油树脂香辛料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以花椒9%、丁香6%、山奈7%、草豆蔻6%、莳萝籽23%、肉桂10%、肉豆蔻6%、八角10%、白胡椒4%、小茴香6%、白豆蔻4%、砂仁5%、草果4%的比例(m/m)复配重组的复合油树脂香辛料,具有良好的除异增香作用,对改善香肠口感、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效果显著。
淀粉乳化技术对乳化型香肠品质的影响
扶庆权
2011, 32(24):  316-31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68
摘要 ( 117 )   HTML ( 0)   PDF (346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比较常规乳化和淀粉乳化两种乳化加工技术对乳化型香肠的保水性、蒸煮损失、质构特性等品质指标的影响;通过感官评定试验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比较分析了两种加工手段对香肠食用品质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乳化技术生产的香肠的保水性显著提高,蒸煮损失率减少,黏弹性和咀嚼性均显著增加;感官评定结果和超微结构图片显示,淀粉乳化技术生产的香肠总体可接受性提高,未有出水出油现象,内部质地变得均匀致密,脂肪和水分呈均匀分布。在加工制作乳化型香肠中,淀粉乳化技术较常规乳化技术在提高产品保水性、减少蒸煮损失、优化产品质构品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金丝枣汁苹果醋复合饮料研制
苏伟,赵利,袁美兰,刘华,张雪莲
2011, 32(24):  320-323.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124069
摘要 ( 128 )   HTML ( 7)   PDF (161KB) ( 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苹果和金丝枣为原料,酵母菌、醋酸菌作为发酵菌种,以摇瓶发酵法制备的苹果醋与酶解法制备的枣汁进行调配制成复合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苹果醋添加量61%、金丝枣汁添加量23%,果葡糖浆添加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