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1-15
专家约稿
乳酸盐代谢及其在健康中的关键作用
庞广昌,陈庆森,胡志和
2012, 33(1):  1-1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01
摘要 ( 2041 )   HTML ( 5)   PDF (1297KB) ( 10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什么乳酸菌及其发酵食品往往有利于健康?或许这正是由于其产乳酸盐的作用。乳酸盐代谢已经得到了生理和生物化学家的广泛关注。然而,20世纪的前叶,乳酸盐还一直被作为废物,特别是作为肌肉疲劳的罪魁祸首。但是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乳酸盐在多细胞有机体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已经证明乳酸有多种生理功能,可以作用于机体的激素释放、调节多种酶活性,控制机体代谢平衡。此外,这些特性还直接关系到病理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如糖尿病和癌症。乳酸盐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种厌氧发酵产物,其实更应该把它作为一个调节分子,可以调节和整合多条代谢途径。虽然乳酸盐本身并不是一种具氧化还原作用的化合物,但是,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参与了糖酵解、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乳酸盐在胞浆中由糖酵解途径合成,通过和丙酮酸之间的互相转化与NADH/NAD+偶联,由乳酸脱氢酶催化。所以乳酸盐在NADH/NAD+、pH值、ATP、生物氧化与合成的动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些生物活性,乳酸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发酵和功能性食品生产、肉类食品质量保护和护色、防癌、抗癌;同时,乳酸盐还是生理变化、应激和病理评估的理想标志物。

基础研究
快速分析彝药桃树寄生抗氧化成分
朴香兰,邓长芹,陈虎彪,王 进
2012, 33(1):  16-1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02
摘要 ( 1330 )   HTML ( 2)   PDF (551KB) ( 4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快速分离、鉴定彝药桃树寄生的抗氧化成分。方法:通过1,1- 二苯基-2- 三硝基苯肼(DPPH) 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彝药桃树寄生的甲醇提取物及其二氯甲烷、正丁醇及水萃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利用生物活性-高效液相跟踪方法,快速分离、鉴定其有效成分。结果:从彝药桃树寄生的二氯甲烷萃取物中分离、鉴定出有效成分为松脂酚(pinoresinol)。结论:利用生物活性- 高效液相跟踪方法可以快速分离、鉴定彝药桃树寄生中的抗氧化成分,可应用于其他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

广林9号桉叶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俊亮,肖苏尧,陈运娇,陈雪香,汤杰,曹 庸
2012, 33(1):  20-2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03
摘要 ( 2289 )   HTML ( 0)   PDF (324KB) ( 4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广林9号桉叶提取物进行系统萃取分离,用福林-酚法测定各组分的总酚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还原能力3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桉叶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萃取组分中,乙酸乙酯组分总酚含量最高,达到502.67mg/g;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也最强,优于阳性对照物茶多酚,其清除两种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97mg/mL 和0.034mg/mL;通过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比较发现,其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成正相关,由此判断桉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主要为多酚类物质;桉叶粗提物中多酚含量达到30%以上,与茶叶粗提物中多酚含量相当,具有开发意义。

脂肪氧化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章银良,安巧云,杨 慧
2012, 33(1):  25-3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04
摘要 ( 1476 )   HTML ( 0)   PDF (648KB) ( 5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索脂肪氧化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利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氧化脂肪,加入蛋白后在同样条件下作用一定时间,测定蛋白质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加入蛋白后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值下降,蛋白氧化值升高(羰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增加且最大发射波长(λmax)发生红移,二级结构变化明显。说明脂肪氧化对蛋白质结构产生了影响。

山西老陈醋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陈树俊,冯 斌,刘 诚,苏 静,张海英,刘亚斌,吴夏花
2012, 33(1):  31-3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05
摘要 ( 1501 )   HTML ( 2)   PDF (278KB) ( 5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不同体系研究山西老陈醋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没食子酸和抗坏血酸做比较。结果显示:老陈醋多酚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功能,并且存在一定的效量关系,但在不同的体外抗氧化体系中活性有所差异。还原能力以及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强弱顺序均为老陈醋多酚提取物>没食子酸>抗坏血酸;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顺序为老陈醋多酚提取物>抗坏血酸>没食子酸;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能力顺序为没食子酸>老陈醋多酚提取物>抗坏血酸;老陈醋多酚提取物清除亚硝酸盐的能力低于抗坏血酸;总抗氧化能力(同质量浓度比较时)的顺序为没食子酸>抗坏血酸>老陈醋多酚提取物。

鱿鱼眼透明质酸及其降解产物的抗氧化和保湿作用
代 琼,杨文鸽,陈小芳,赵月月,熊书利,卢佳芳
2012, 33(1):  35-38.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06
摘要 ( 1955 )   HTML ( 0)   PDF (166KB) ( 4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鱿鱼眼中提取的透明质酸及其降解产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r)透明质酸的保湿作用以及对Fe3+的还原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透明质酸及其降解产物的保湿性均优于甘油,随着Mr的增加,保湿能力逐渐增强,其中HA-2组分保湿率达到92.66%;不同Mr的透明质酸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活性随着Mr的降低而增大,Mr为6000以下的透明质酸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而未降解的透明质酸组分HA-1和HA-2的抗氧化能力较弱。

TiO2-超声协同降解水中乙酰甲胺磷的研究
雷 磊,王 欣,殷晓梅
2012, 33(1):  39-43.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07
摘要 ( 1764 )   HTML ( 0)   PDF (401KB) ( 3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自制的TiO2为催化剂,探讨TiO2-超声协同降解水中低质量浓度乙酰甲胺磷的作用。考察处理温度、pH值、超声声强、TiO2加入量及TiO2-超声协同作用对乙酰甲胺磷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0℃之间、超声1h以内,温度越高,超声时间越长,乙酰甲胺磷的降解率越高;pH值为3.0的偏酸环境有利于乙酰甲胺磷的降解;在一定范围内,TiO2加入量与乙酰甲胺磷降解率呈正相关;当超声功率为40W/cm2时,有利于乙酰甲胺磷降解率的提高;且超声与TiO2对于乙酰甲胺磷的降解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当温度20℃、pH值3.0、超声频率25kHz、声强40W/cm2、TiO2加入量0.6g/L时,经过50min超声降解,质量浓度为2mg/L的乙酰甲胺磷降解率可达78.3%。

黄海胆棘壳色素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的研究
王晓东,周大勇,朱蓓薇,吕艳红
2012, 33(1):  44-48.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08
摘要 ( 2009 )   HTML ( 0)   PDF (318KB) ( 5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黄海胆棘壳色素理化性质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海胆棘壳色素在水、甲醇等极性溶剂中溶解性较好,在石油醚、正己烷等非极性溶剂中溶解性较差;在酸性环境中显橘黄色,在碱性环境中显土黄色;耐热性较好,但耐光性较差;Na2SO3和山梨酸钾既可引起色素颜色改变,又可降低色素稳定性;H2O2和NaCl不改变色素颜色,但可降低色素稳定性;高质量浓度蔗糖可增强色素稳定性;VC对色素起到护色增色作用。

燕麦淀粉为基质的脂肪替代品在重油蛋糕中的应用
邢 明,王 展,舒腾飞,胡中泽,刘 英
2012, 33(1):  49-53.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09
摘要 ( 1785 )   HTML ( 0)   PDF (590KB) ( 4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燕麦淀粉为基质的脂肪替代品(oat starch-based fat substitutes,OSFS)添加于传统高脂重油蛋糕中,替代重油蛋糕中的部分脂肪,研究OSFS对重油蛋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OSFS在重油蛋糕体系内具备良好的模拟脂肪的功能,水解度(DE值)为2.39、2.93、3.73的质量分数为25%的OSFS都能够很好的替代蛋糕中脂肪,其中2.39为最佳脂肪替代品。DE值为2.39、质量分数为25%的OSFS能够成功替代重油蛋糕中40%以内的脂肪,其中20%脂肪替代量与传统高脂重油蛋糕的各指标最接近,为最佳脂肪替代量。

木糖- 甘氨酸美拉德反应体系光谱特性和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于彭伟,刘登勇,周光宏
2012, 33(1):  54-58.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10
摘要 ( 1650 )   HTML ( 1)   PDF (428KB) ( 5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木糖和甘氨酸进行模式美拉德反应,考察反应进程中产物pH值、吸光度及颜色参数的变化,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e2+螯合能力及油脂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物由无色变为蓝色最后生成褐色;反应pH值和L*值逐渐降低,a*值增大,b*值减小,但后期两者变化不显著。产物具有很好的Fe2+螯合能力,POV值较低,但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不强。总体而言,产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米茶茶汤呈色的动力学研究
李莎莎,沈 硕,熊善柏,赵思明
2012, 33(1):  59-63.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11
摘要 ( 1679 )   HTML ( 2)   PDF (536KB) ( 4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碎米为原料,经浸润、焙炒制得米茶。制作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生成色素物质,使米茶冲泡时其茶汤具有一定的色彩。用Lab表色法研究米茶在浸泡过程中,米茶制备工艺及茶汤浸泡时间对茶汤色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浸泡时间延长,茶汤色彩由黄红色逐渐转向以黄色为主的较纯色彩,茶汤透明度下降。米茶茶汤的色彩形成符合指数模型。浸润工艺对茶汤色彩有影响,以料液比1:20(m/V)浸润10min后的大米制作的米茶,茶汤呈色快速,透明度较好,有利于增强黄色和色彩纯度,且色彩稳定性较好。

羧甲基硫脲壳聚糖的结构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
李小芳,马金满,冯小强,王廷璞,杨声,张红娟,孔旭娥
2012, 33(1):  64-6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12
摘要 ( 1834 )   HTML ( 0)   PDF (661KB) ( 5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对合成的羧甲基硫脲壳聚糖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羧甲基硫脲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硫脲壳聚糖中羟基发生了羧甲基化反应,与壳聚糖相比热稳定性降低;羧甲基硫脲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壳聚糖本身增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0.20mg/mL。

海带中岩藻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张文清,左萍萍,徐 辰,杨 蕾,张玉龙,夏 玮
2012, 33(1):  68-7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13
摘要 ( 1795 )   HTML ( 0)   PDF (581KB) ( 5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DEAE-纤维素和凝胶过滤色谱反复柱层析,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检测,从提取的海带岩藻多糖中得到了均一多糖TC-1,并结合多种分析手段:包括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红外光谱(IR)分析等对其化学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TC-1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3.7×105,主要由岩藻糖构成,此外还伴有少量的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结构复杂的硫酸酯多糖。其中岩藻糖糖基以1,4-、1,3-连接方式存在;木糖以1,3-连接方式存在;甘露糖以1,3-、1,6-连接方式存在;葡萄糖以1,3,4-、1,2,4,6-连接方式存在;半乳糖以1,6-、1,3,6-、1,3,4,6-连接方式存在。

薏米中酚类提取物测定及抗氧化能力指数分析
王立峰,何 荣,袁 建,鞠兴荣
2012, 33(1):  72-7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14
摘要 ( 1858 )   HTML ( 0)   PDF (348KB) ( 5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3种薏米样品,经提取获得游离型和结合型多酚类化合物,采用改进的Folin-Ciocalteu比色法及硼氢化钠/氯醌(SBC)比色法,用酶标仪测定其多酚和黄酮含量;采用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方法,于荧光酶标仪中测定提取物中的总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游离型多酚含量中龙薏1号薏米显著性高于贵州黑谷薏米和辽宁5号薏米,结合型多酚含量中龙薏1号薏米显著性高于贵州黑米薏米和辽宁5号薏米,所有样品中其平均结合型多酚含量占总多酚含量的45.28%;游离型黄酮含量中辽宁5号薏米显著高于贵州黑谷薏米和辽宁5号薏米,结合型黄酮含量中龙薏1号薏米高于辽宁5号薏米和贵州黑谷薏米,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辽宁5号薏米。总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最高的是龙薏1号薏米,其值是(668.0 ± 32.7)mg  Trolox /100g样品(以干质量计),其次是贵州黑谷薏米和辽宁5号薏米,所有样品中平均结合型ORAC值占总ORAC值的48.08%;3个品种的薏米其总多酚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指数之间相关系数为0.933,有显著相关性(P<0.05)。

牛初乳中富脯氨酸多肽的纯化与鉴定
余 芳,李德龙,张 波,高艳玲,张少辉
2012, 33(1):  77-8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15
摘要 ( 2506 )   HTML ( 3)   PDF (255KB) ( 9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牛初乳为原料,提取分离具有生物活性的富脯氨酸多肽(proline-rich polypeptides,PRP),并从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大小和反相色谱方面对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所得多肽脯氨酸含量高达20%;SDS-PAGE显示主成分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在5~25kD;反相色谱主要谱峰在乙腈体积分数37%~45%处洗脱,在这一体积分数范围内可得到纯度高达96.7%的富脯氨酸多肽。

乌珠穆沁羊生长过程中肌内结缔组织结构及特性变化
苏雅拉,侯小伟,格日勒图
2012, 33(1):  81-8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16
摘要 ( 1421 )   HTML ( 0)   PDF (4459KB) ( 3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优良品种乌珠穆沁羊(1~18月龄)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学法观察其生长过程中肌肉结缔组织的结构变化,并对其生长过程中肌内结缔组织中吡啶诺林含量和蛋白多糖中糖醛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肌内膜的厚度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6月龄与9月龄、12月龄与18月龄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而肌束膜厚度1~6月龄显著增加,之后显著下降(P<0.05)。肌内膜的蜂窝孔径逐渐增大,并且胶原纤维网状结构变的越紧密,肌束膜中胶原纤维的波浪状结构变的越有规则。结缔组织内吡啶诺林含量和糖醛酸含量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各月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

酒糟微波间歇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张黎骅,张 文,吕珍珍,徐中明
2012, 33(1):  87-9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17
摘要 ( 1624 )   HTML ( 1)   PDF (754KB) ( 3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自制的微波干燥在线测试装置,对酒糟的微波间歇干燥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不同微波功率、糟层厚度及间歇比对酒糟湿基含水率、失水速率和温度的影响,得出酒糟微波间歇干燥的失水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建立酒糟微波间歇干燥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经拟合得到酒糟微波间歇干燥的最佳模型为Page模型,拟合方程为:ln (-lnMR)= -3.9977+0.0038P-0.6427H-0.4118R +(1.7216 + 0.0001P +0.0200H-0.0403R) lnt,此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酒糟的干燥过程,准确预测各阶段酒糟的含水率和失水速率。

粘结剂使用条件对重组牛肉品质的影响
孔保华,马芙俊,刁亚琨
2012, 33(1):  92-9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18
摘要 ( 1756 )   HTML ( 1)   PDF (261KB) ( 4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改善重组牛肉的品质特征,本实验采用转谷氨酰胺酶(TG)和酪蛋白酸钠(SC)组成的粘结剂对重组牛肉进行品质改性,研究粘结剂的最佳反应条件。通过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粘结剂反应时间(1、2、3、4、5、6h)、反应温度(1、4、7、10℃)、反应压强(2、3、4、5、6N/m2)对重组牛肉粘结强度和剪切力的影响,比较不同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强条件下重组牛肉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通过对加工过程中粘结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强3个条件的研究,重组牛肉的解冻损失、蒸煮损失、硬度、弹性、咀嚼性等物理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4℃,反应压强4N/m2。

LTQ-Orbitrap 液- 质联用技术对水牛奶酪蛋白的鉴定
王丽娜,徐明芳,成希飞,向明霞,李子超,李昀锴
2012, 33(1):  98-102.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19
摘要 ( 2216 )   HTML ( 0)   PDF (1493KB) ( 4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分析酪蛋白组分氨基酸序列的LTQ-Orbitrap质谱方法。为了研究水牛奶酪蛋白、乳牛奶酪蛋白和山羊奶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及氨基酸的替换现象,采用LTQ-Orbitrap液-质联用技术分别对乳源酪蛋白的4种主要组分进行分析,搜索数据库获得4种组分的氨基酸全序列。与水牛奶4种酪蛋白组分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乳牛奶的4种酪蛋白发生氨基酸替换的部位和比率明显小于山羊奶。这意味着与水牛奶酪蛋白相比,乳牛奶酪蛋白氨基酸的稳定性优于山羊奶酪蛋白。

乌梅提取物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研究
刘梦茵,刘 芳,周 涛,诸永志,徐为民
2012, 33(1):  103-10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20
摘要 ( 1652 )   HTML ( 0)   PDF (330KB) ( 11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乌梅提取物抑制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通过碱性磷酸酶含量的测定研究乌梅提取物对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胞外蛋白质量浓度的变化;通过观察电导率变化研究乌梅提取物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采用SDS-PAGE电泳法观察乌梅提取物作用下菌体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乌梅提取物破坏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进而使细胞内容物外泄;同时乌梅提取物对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有一定影响,阻碍细菌蛋白质的正常表达。

生物工程
极大螺旋藻的硒富集化培养研究
杨莹莹,管 斌,孔 青,游 泳,高艳艳,张睿钦,李 肖,左 涛,刘进昌,侯庆云
2012, 33(1):  106-11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21
摘要 ( 2095 )   HTML ( 0)   PDF (285KB) ( 5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得到大量含有机硒的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以生物量和藻体内硒富集量作为指标,研究不同硒添加量和硒添加方式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及富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8d等量(100μL)多次添加100μg/mL Na2SeO3溶液,是最佳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可得到生物量为0.903g/L,单位干藻粉有机硒含量为1413.168μg/g的富硒极大螺旋藻。

新疆柯尔克孜族传统发酵饮料博扎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CR-DGGE分析
努尔古丽·热合曼,华长春,朱晓莹,古丽苏木·托克逊,董明盛
2012, 33(1):  111-11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22
摘要 ( 2137 )   HTML ( 1)   PDF (272KB) ( 3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PCR-DGGE 技术分析新疆柯尔克孜民族古老传统发酵饮料——博扎(Bozaa)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对博扎细菌和酵母菌DGGE 图谱上主要条带的DNA 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博扎中细菌组成包括植物乳杆菌(Lactobacterium plantarum)、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erpasteurianus)、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初步成功解析评估了博扎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大豆蛋白的酶水解及类蛋白反应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宋佳天,赵新淮
2012, 33(1):  115-11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23
摘要 ( 2159 )   HTML ( 0)   PDF (458KB) ( 4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Alcalase 2.4L FG 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筛选并制备出ABTS+·清除率最高的水解物,其水解度为14.0%,对ABTS+·清除率为43.6%。以此水解物为底物,以修饰产物的游离氨基减少量为指标,应用响应面分析得到类蛋白反应的优化条件为:酶添加量1037U/g pro、底物质量浓度30g/100mL、温度20℃。在此条件下反应6h,水解物的修饰反应程度和抗氧化活性均为最大。制备反应程度不等的3 个修饰产物,进一步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大豆蛋白水解物及其修饰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好于大豆蛋白;修饰产物与水解物的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清除率差别不显著,但是对羟自由基(·OH)清除率差别显著。

中性植酸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
王 陶,李 文,袁佩佩
2012, 33(1):  120-12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24
摘要 ( 1820 )   HTML ( 1)   PDF (271KB) ( 4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产中性植酸酶的菌株,酶活力达12.52U/mL。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鉴定为放射型根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 值为7.0;65℃处理60min 酶活力保持80% 左右,有一定耐热性;在pH5.5~8.0 之间,稳定性较好;Ba2+ 对酶活力有一定的激活作用,Fe2+、Mg2+、Zn2+ 和Cu2+ 对酶活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Fe2+ 的抑制作用最强。

废弃食用菌栽培块中纤维素酶的提纯工艺研究
杜宁,许甜甜,李先富,夏志华,陈军
2012, 33(1):  125-13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25
摘要 ( 2460 )   HTML ( 3)   PDF (408KB) ( 4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废弃食用菌栽培块通过浸提、膜浓缩、盐析和双水相萃取等方法提取加工工业级和高纯度纤维素酶制剂。结果表明:采用含体积分数0.2% Triton X-100 的pH5.0、0.2mol/L 乙酸- 乙酸钠缓冲液作为酶浸提液,在25℃浸提3h 条件下可以抽提出102.64U/mL 的纤维素酶溶液,再在质量分数60% 的(NH4)2SO4 饱和度条件下可回收65.54% 的纤维素酶总活力,制备成酶活力达到2865.47U/mL 的工业级纤维素酶制剂;再经质量分数22% 聚乙二醇6000(PEG6000)-20%(NH4)2SO4 双水相体系在pH5.5、7mmol/L NaCl 条件下常温萃取,可获得酶活力为10208.46U/mL,酶比活力106.62U/mg 的高纯度纤维素酶,酶总活力得率为51.22%,纯度是浸提液的12.85 倍。

促熟干酪的非发酵剂乳酸菌筛选及其对干酪浆模型蛋白质降解的研究
周 蕊,李晓东,潘 超
2012, 33(1):  131-135.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26
摘要 ( 1747 )   HTML ( 0)   PDF (253KB) ( 3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酸菜中分离筛选促进干酪成熟的非发酵剂乳酸菌,并研究其对干酪浆蛋白质降解的影响。应用ROGOSA 琼脂从东北农家酸菜中分离菌株,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进行复筛,通过16S rDNA 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筛选菌株,最后研究筛选菌株对干酪浆蛋白水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酸菜中筛选出一株可以促进干酪成熟的非发酵剂乳酸菌S-1,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 plantarumST- Ⅲ),此菌株产酸能力低,具有较高的自溶度与氨肽酶活力,在干酪浆模型成熟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蛋白水解能力。

藻蓝蛋白酶解肽的分离纯化及其细胞毒活性
王雪青,邓 伟,杨进芳,毛羽聪,史中明
2012, 33(1):  136-14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27
摘要 ( 1734 )   HTML ( 0)   PDF (337KB) ( 6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藻蓝蛋白(C-phycocyanin,C-PC)及其胰蛋白酶水解肽的分离纯化。采用反复冻融和超声破碎法破碎细胞,用28~55g/100mL硫酸铵沉淀反复盐析获得纯度(A620nm/A280nm)为2.19的藻蓝蛋白,再通过羟基磷灰石(HA)柱层析和Sephacryl S-200 HR凝胶层析对其进行纯化,得到纯度(A620nm/A280nm)为3.89藻蓝蛋白。纯化后的藻蓝蛋白在40℃条件下经胰蛋白酶酶解60min后,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对酶解肽产物进行分离,收集得到4组藻蓝蛋白酶解肽。采用MTT方法,研究藻蓝蛋白、酶解混合液、分离的4个酶解肽组分对肿瘤细胞系HeLa和293T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肽组分1和4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7.71%和47.04%,而混合肽和藻蓝蛋白抑制率分别为34.02%和26.03%,因此活性肽组分1和4显示出较好的肿瘤抑制效果,而这两种活性肽组分对正常细胞293T并无细胞毒活性,特别是组分4效果最明显,是极具开发潜力的保健产品。

新疆葡萄酒产区优良酒类酒球菌的分离、鉴定
李翠霞,李 华,金 刚,杜立业,王 华
2012, 33(1):  141-14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28
摘要 ( 1488 )   HTML ( 1)   PDF (1307KB) ( 4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分离筛选出适合葡萄酒酿造的优良酒类酒球菌(Oenococcus oeni)菌株,从我国新疆葡萄酒产区分离纯化出30株酒类酒球菌,依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它们均被鉴定为酒类酒球菌。分别对其进行单因子(pH值、酒精、SO2)耐受性实验,选出单因子抗性较好的9株菌进行复合因子(pH值×酒精×SO2)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有3株酒类酒球菌具有较好的发酵适应性。最后通过Species-specific PCR以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验证,并构建相应的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筛菌株与酒类酒球菌的同源性均达到了99%以上,说明本实验所筛选的9株性能较好的菌株均为酒类酒球菌。
酶法水解卵黄蛋白制备多肽的工艺优化
秦嘉炎,于 娜,岳喜庆
2012, 33(1):  147-15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29
摘要 ( 1474 )   HTML ( 0)   PDF (440KB) ( 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酶法制备卵黄蛋白多肽。比较复合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水解卵黄蛋白的效果,确定碱性蛋白酶与复合风味蛋白酶为复合酶解的工艺用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水解度、多肽含量为响应值,研究加酶量、酶用量比、复合酶解时间比、pH值对制备多肽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法水解卵黄蛋白制备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卵黄蛋白质量浓度10g/100mL、温度55℃、pH7.2,按0.8g/100mL添加碱性蛋白酶水解2h后,再按0.4g/100mL添加复合风味蛋白酶水解2h,在该条件下水解度和多肽含量分别为(13.31±0.5)%和(1.85±0.5)mg/mL。
植物乳杆菌NCU116微胶囊制备工艺的优化设计
熊 涛,冯 超,谢明勇
2012, 33(1):  152-15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201030
摘要 ( 1671 )   HTML ( 0)   PDF (340KB) ( 3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乳清蛋白中的β-乳球蛋白在低pH值及胃蛋白酶存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的特性,本实验以脱脂乳作为壁材的成分之一,对植物乳杆菌NCU116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制备条件。以经过人工胃液处理后微胶囊中包埋的活菌数为响应值,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2.68g/100mL,氯化钙浓度0.20mol/L,脱脂乳质量浓度4.17g/100mL。以该工艺条件制备的植物乳杆菌NCU116微胶囊粒径为1.12mm,包封率在73.49%左右。经过人工胃液处理3h后,微胶囊中的活菌数可达8.79×109CFU/g,与理论预测值(8.85×109CFU/g)较为接近。表明实验所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较好的耐酸性。
响应面法优化黑加仑果醋的发酵条件
牛广财1,严宝冬1,朱 丹2,魏文毅1,关 琛1
2012, 33(1):  157-161. 
摘要 ( 1416 )   HTML ( 1)   PDF (386KB) ( 3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黑加仑果醋发酵的工艺条件。在初始酒精体积分数、pH值、装液量、摇床转速4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通过响应面分析,对黑加仑果醋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黑加仑果醋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酒精体积分数5.7%、pH4.5、装液量97mL/500mL、摇床转速126r/min,在此条件下的验证实验表明,黑加仑果醋的醋酸转化率为96.78%。黑加仑发酵型果醋呈玫瑰红色,果香浓郁,酸爽柔和。
具有广谱抑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抑菌物质分析
马妙莲1,赵 静1,陈晓琳1,张付海2,朱 敏2,张 明1,*
2012, 33(1):  162-165. 
摘要 ( 1590 )   HTML ( 0)   PDF (357KB) ( 4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双层平板法从食用小米中分离出一株对实验所测的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霉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初步分析该菌株发酵上清液中含有乳酸、乙酸、琥珀酸、柠檬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亚油酸等多种抑菌成分。
三江镇腌菜中降解亚硝酸盐乳酸菌的筛选和初步鉴定
刘志文1,袁伟静2,张三燕1,罗 静3,陈忠良1,李昆太1,郭晓燕1,徐 波1,*
2012, 33(1):  166-169. 
摘要 ( 1745 )   HTML ( 0)   PDF (762KB) ( 3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筛选具有较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乳酸菌,本实验经过初筛和复筛从三江镇雪里蕻腌菜中筛选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相对较强的乳酸菌菌株。筛选结果显示菌株对亚硝酸盐最强降解能力达到68h平均降解量32.66μg/mL。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CTAB)法提取降解亚硝酸盐能力最强的乳酸菌11号菌株的基因组,测序后进行Blast同源性比较,其与Lactobacillus fermentum strain PL9005的同源性达到98%,并选取同源性较高的菌株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初步鉴定该菌株为Lactobacillus fermentum。
浓香型白酒主要发酵产物生成与微生物类群的动态变化
余有贵1,罗 俊2,熊 翔2,杨志龙2,肖庚成2
2012, 33(1):  170-173. 
摘要 ( 3060 )   HTML ( 0)   PDF (296KB) ( 6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索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物质变化趋势,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和常规分析的方法,跟踪测定不同层次粮糟在不同发酵时间的主要代谢产物含量。研究表明:糟醅中乙醇、总酸、总酯含量与微量香味成分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下层糟醅中的产物相应高于上层糟醅中产物;微生物类群数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为:酵母菌>细菌>霉菌;上层糟醅的霉菌、酵母菌与细菌的数量分别略高于其下层糟醅的霉菌、酵母菌与细菌数量。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浓香型白酒的发酵机理。
高去酰胺蛋白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优化
那治国1,马永强2,*,韩春然2,石彦国2
2012, 33(1):  174-179. 
摘要 ( 1349 )   HTML ( 0)   PDF (357KB) ( 2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地衣芽孢杆菌2709为出发菌株,采用氮离子注入技术,在最佳注入剂量为1.5×1015ions/cm2的条件下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得到一株去酰胺度高达48.99%的突变株SDL-9,去酰胺度提高了85.57%,而肽键水解度相对较弱。并对SDL-9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质量浓度为2.0g/100mL的玉米粉,最佳氮源为质量浓度3.0g/100mL的大豆蛋白,质量浓度为0.04g/100mL Fe3+对产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质量浓度为0.9g/100mL谷氨酰胺对产酶有明显的诱导作用,最佳起始pH值为7.0,最佳发酵温度35℃,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产酶,测得去酰胺度为57.1%,肽键水解度为13.2%。
菠萝蛋白酶水解泥鳅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研究
姚东瑞,盘赛昆,周鸣谦,王淑军,胡金玲
2012, 33(1):  180-185. 
摘要 ( 2858 )   HTML ( 0)   PDF (500KB) ( 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利用泥鳅蛋白制备功能性肽的可能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泥鳅肉水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抑制作用,从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复合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5种酶中筛选出菠萝蛋白酶作为酶解泥鳅肉制备具有降血压活性水解物的适宜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该酶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55℃,固液比1:3,pH6.5,加酶量1000U/g pro,水解时间90min。在该条件下,水解物的ACE抑制率IC50值为0.0184mg/mL,ACE抑制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924左右。
食用菌致病木霉优良拮抗菌株的筛选及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张 旭,刘 灿,生吉萍,郑嫣燕,徐 菲,申 琳*
2012, 33(1):  186-190. 
摘要 ( 1572 )   HTML ( 0)   PDF (495KB) ( 3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木霉是食用菌大规模人工栽培过程中的主要致病菌,为寻找安全、高效的拮抗菌,从食用菌培养基中分离得到283株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6株对木霉有强烈拮抗作用的菌株。选择其中拮抗效果最明显的6株细菌利用杯碟法测定其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最终筛选出细菌B155,其发酵上清液对木霉的抑菌圈半径达(19.02 ± 1.65)mm。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鉴定,确定B155为地衣芽孢杆菌,并将其命名为B155(B. licheniformis)。通过对B155菌株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发现B155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值为7.0,最适接种量为1%。
噬菌体基因Ⅴ蛋白基因的合成、重组表达及功能分析
张大川,房国梁,李 琦,陈江源,王 岚,李 睿,刘烈炬,刘志国*
2012, 33(1):  191-194. 
摘要 ( 1270 )   HTML ( 0)   PDF (593KB) ( 3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丝状噬菌体基因V蛋白(gene V protein,GVP)基因的合成、重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根据GVP的基因序列,选择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设计合成了8个寡核苷酸片段,利用重叠延伸PCR合成GVP基因序列,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质粒重组,转化大肠杆菌,获得GVP蛋白阳性表达菌株,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Ni+-NTA琼脂糖凝胶层析纯化,获得目的蛋白GVP,DNA结合实验检测其功能。结果:成功合成出GVP基因,重组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获得高效表达,DNA结合实验表明GVP与单链DNA间解离平衡常数Kd=7.27×10-5mol/L。结论:重组构建并高效表达的GVP蛋白具有较高单链DNA结合能力,可用于食品病原微生物特定单链DNA分子的浓缩和分离。
酶解猪血红蛋白制备降血压肽工艺参数优化
李 诚1,郭奇亮1,2,付 刚1,陈代文1,邹沫君1
2012, 33(1):  195-199. 
摘要 ( 1766 )   HTML ( 0)   PDF (209KB)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获得具有较高降血压活性的降血压肽,选用胰蛋白酶对猪血红蛋白进行水解。以水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率为指标,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底物质量浓度、水解温度、pH值、酶用量及水解时间5个因素的最适水平范围,再通过正交试验对酶解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水解猪血红蛋白制备降血压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10g/100mL、水解温度45℃、pH8.0、水解时间8h、酶用量2000U/g,此时酶解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抑制率为68.74%。
格列本脲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刘 盼,郑海涛,何计国*
2012, 33(1):  200-203. 
摘要 ( 1587 )   HTML ( 0)   PDF (202KB) ( 4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合成格列本脲人工抗原。方法:采用对氨基苯甲酸法制备半抗原,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通过碳二亚胺法偶联制备免疫原(Gli-BSA)和包被原(Gli-OVA),利用紫外扫描进行抗原的化学鉴定,通过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血清进行生物鉴定。结果:制备了Gli-BSA、Gli-OVA的人工抗原,经紫外光谱扫描,偶联比分别为4:1和17.7:1。免疫小鼠后获得抗血清的效价均达到32000以上,半抑制质量浓度为10μg/mL。结论:成功合成了格列本脲人工抗原,并获得了格列本脲抗体,为格列本脲的免疫学检测方法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大麦芽极限糊精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分析
彭雅莉,胡 飞*
2012, 33(1):  204-208. 
摘要 ( 1174 )   HTML ( 0)   PDF (345KB) ( 3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大麦芽提取的极限糊精酶粗酶液,利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色谱等分离方法对极限糊精酶进行逐步分离纯化。结果表明:纯化倍数为31.23,回收率为8.81%。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图谱显示样品具有较高的纯度,分子质量约为97kD。同时研究了纯化前后极限糊精酶在不同作用环境下酶的活性变化,发现纯化后样品在温度45℃和pH 5.5左右具有最大酶活性,与粗酶液中酶活性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在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结果发现,Mg2+、Ca2+、Mn2+在浓度较低时,对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而浓度较高时,则具有抑制作用;整体上,K+对酶活性影响不大;Zn2+、Fe2+对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诱导物对出芽短梗霉合成木聚糖酶和阿魏酰低聚糖的调控影响
张雨青1,余晓红1,2,*,顾振新2,屠 康2
2012, 33(1):  209-214. 
摘要 ( 1693 )   HTML ( 0)   PDF (171KB) ( 3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麦麸为原料诱变选育的不产黑色素出芽短梗霉为发酵菌株,利用其发酵过程中合成的木聚糖酶水解麦麸纤维,制备阿魏酰低聚糖(FOs)。研究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等诱导物对出芽短梗霉木聚糖酶活力和FOs合成的影响,以探明各物质对出芽短梗霉木聚糖酶活力和FOs合成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物质添加量对出芽短梗霉产酶和FOs的影响,确定芽短梗霉发酵制备FOs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50g/L麦麸处理液中添加15g/L葡萄糖、1g/L蛋白胨和1g/L玉米浆,FOs产量和木聚糖酶活力最高分别达到627nmol/L和52.66IU/mL。
乳杆菌在腌制腊鱼制品中的应用
周长艳,黄泽元*,田国军
2012, 33(1):  215-218. 
摘要 ( 1192 )   HTML ( 0)   PDF (168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腊鱼中的优势菌(干酪乳杆菌、香肠乳杆菌、乳酸乳杆菌菌浓度比为1:1:1)作为混合菌株直接接种,研究混合菌株接种量、食盐添加量、腌制温度和腌制时间对腊鱼品质的影响,并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腌制腊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菌种接种量106CFU/g、食盐添加量5%、腌制温度10℃、腌制时间4d。在此条件下生产的腊鱼质地紧密,咸度低,保留了传统腊鱼的香腊味,其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8.72mg/100g和0.18g/kg,相对于自然发酵的腊鱼分别降低了34.9%和51.6%。
耐高温α-淀粉酶高密度高表达发酵条件的优化
胡建恩1,曹 茜1,2,杨 帆1,2,房耀维2,王淑军2,*,吕明生2,葛 亮3,李 瑛4
2012, 33(1):  219-225. 
摘要 ( 1747 )   HTML ( 0)   PDF (440KB) ( 3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摇瓶实验对产耐高温α-淀粉酶的重组菌 E. coli BL21的高密度高表达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考察不同培养基和不同发酵条件对该菌株产耐高温α-淀粉酶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葡萄糖0.5g/L,酵母粉15g/L,pH6.5,诱导时机为接种后发酵4h,诱导时间为6h,IPTG添加量为0.8mmol/L,接种量为体积分数3%的优化条件下,该重组菌发酵液菌体生物量为原来的1.29倍,酶活力达到8.754U/mL,是原来的1.55倍,目的蛋白的表达量也为原来的1.24倍。
产单宁酶菌株的筛选及选育
陶素芬1,赵祥颖2,刘建军1,2,*
2012, 33(1):  226-229. 
摘要 ( 1560 )   HTML ( 0)   PDF (250KB) ( 3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得到高产单宁酶的菌株,从多年种植的茶园、柿子园以及掩埋柿子、五倍子和茶叶的花园土壤中通过平板初筛和三角瓶固体发酵复筛筛选到一株产单宁酶的曲霉菌株DNM1-39,固体培养其产单宁酶活力为1.58U/g。以DNM1-39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照射、硫酸二乙酯单独处理和紫外线照射-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获得突变株UD-6,其产酶活力达2.80U/g。连续传代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产酶活力不变,性能稳定。
营养卫生
乳源酪蛋白糖巨肽抗细胞凋亡干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效应研究
王 华,陈庆森*
2012, 33(1):  230-234. 
摘要 ( 2009 )   HTML ( 0)   PDF (654KB) ( 3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乳源酪蛋白糖巨肽(CGMP)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恶唑酮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采用低、中、高剂量的CGMP组(剂量分别为5、50、500mg/(kg·d))和药物柳氮磺胺吡啶(剂量为40mg/(kg·d))连续灌胃4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相应剂量的超纯水;用HE染色和TUNEL法检测小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和病理组织学及其细胞凋亡变化。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CGMP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恶唑酮诱导的结肠炎中结肠病理损伤和细胞凋亡表现,尤其以中剂量CGMP组的作用较为明显,与药物治疗组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而,证实CGMP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以通过抗结肠组织细胞凋亡具有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的功能。
枳椇醋解酒护肝、减肥降脂作用研究
杜双奎,赵晓野,李志西*
2012, 33(1):  235-238. 
摘要 ( 3768 )   HTML ( 0)   PDF (316KB) ( 10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枳椇果柄酿制的枳椇果醋解酒护肝、减肥降脂的功能特性。以20只小鼠随机分成2组,模型组和枳椇醋组。模型组、枳椇醋组每天先分别灌胃0.1mL的生理盐水、0.1mL枳椇醋,30min后再各灌胃0.15mL的52%配制酒,30d连续酒精灌胃后取小鼠肝脏制成10%的匀浆,测定小鼠肝脏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乙醇脱氢酶(ADH)活力,并对肝脏病变情况观察;另以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肥胖模型组、枳椇醋减肥实验组、高血脂模型组、枳椇醋降血脂实验组,每组10只。小鼠喂养30d后,测定体质量、脂肪含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表明:枳椇醋能够提高小鼠肝脏中GSH含量和ADH活力,降低MDA含量,可显著缓解连续灌酒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和肝细胞肿大等症状,具有解酒护肝作用。枳椇醋对小鼠的体质量增长和脂肪组织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减肥功效;食用枳椇醋可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清中的血脂含量,具有降血脂作用。
葡萄籽和皮萃取物对小鼠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梁志强1,陈秋宇2,孙向军2,*
2012, 33(1):  239-243. 
摘要 ( 2729 )   HTML ( 2)   PDF (570KB) ( 4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葡萄籽和皮萃取物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以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为研究对象,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质量浓度为5μg/mL的葡萄籽和皮萃取物对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与药物质量浓度呈现剂量依赖关系;萃取物对癌细胞的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葡萄籽和皮萃取物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65.427μg/mL和72.408μg/mL。
甘薯抗性淀粉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利肝作用研究
于 淼,邬应龙*
2012, 33(1):  244-247. 
摘要 ( 1719 )   HTML ( 1)   PDF (427KB) ( 6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考察甘薯抗性淀粉(SPRS)在大鼠形成高脂血症过程中的降血脂及促进肝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G)、高脂模型组(HL)、甘薯抗性淀粉低剂量组(SPRSL)、甘薯抗性淀粉高剂量组(SPRSH)。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甘薯抗性淀粉组在高脂饲料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甘薯抗性淀粉10、20g/(kg·d),45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及观察肝脏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甘薯抗性淀粉能显著降低TC、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甘薯抗性淀粉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现象明显轻于高脂模型组。结论:甘薯抗性淀粉对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并明显改善大鼠的肝功能。
金花葵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李 芸1,杨秀松2,何计国1,*
2012, 33(1):  248-251. 
摘要 ( 1616 )   HTML ( 0)   PDF (162KB) ( 3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金花葵黄酮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制作动物高脂血症模型;其中金花葵黄酮分为3、30、90mg/(kg·d)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灌胃洛伐他汀片10mg/(kg·d);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灌胃10mL/(kg·d)蒸馏水,连续6周。每两周测定血脂相关指标,最后一周测定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结果:3个剂量组大鼠血清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ox-LDL明显降低。结论:金花葵黄酮能缓解大鼠高脂血症,降低ox-LDL水平,延缓泡沫细胞的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海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龙腾腾,王静凤,赵 芹,张 珣,李晓林,薛长湖,李兆杰*
2012, 33(1):  252-256. 
摘要 ( 1629 )   HTML ( 0)   PDF (264KB) ( 10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海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长期高血糖环境下造成对肾脏的损伤。灌胃海参(800mg/(kg·d)8周后,分别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值、尿糖含量、肾脏指数和尿总蛋白、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排泄率;采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肾脏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海参能显著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值、尿糖含量、肾脏指数以及尿总蛋白、mAlb和NAG排泄率(P<0.05或P<0.01),并且能显著上调糖尿病大鼠PPARγmRNA,下调TGF-β1和CTGF(P<0.05) mRNA的表达。结论:海参对糖尿病大鼠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及改善肾脏滤过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肾脏中PPARγmRNA的表达,抑制TGF-β1和CTGF mRNA的表达有关,最终实现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翡翠贻贝粗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李孟婕,范秀萍,吴红棉*,胡雪琼
2012, 33(1):  257-261. 
摘要 ( 1832 )   HTML ( 2)   PDF (173KB) ( 4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翡翠贻贝粗多糖(PCP)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昆明小鼠72只,每组12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灌饲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灌饲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饲辛伐他汀5mg/kg) 、翡翠贻贝粗多糖低剂量组(50mg/(kg·d))、中剂量组(100mg/(kg·d))、高剂量组(200mg/(kg·d))。正常对照组小鼠从实验开始至结束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他5组小鼠均喂高脂饲料。30d后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一氧化氮(NO)含量,肝脏TC、TG含量,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以及血清和肝脏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活性。结果:翡翠贻贝粗多糖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0.01),显著降低肝脏TC含量(P<0.01)、TG含量(P<0.01),提高血清HDL-C含量和NO含量(P<0.01),提高血清LCAT、血清和肝脏HPL、HL活性(P<0.01)。结论:翡翠贻贝粗多糖对小鼠有显著的降血脂效应,该作用可能与翡翠贻贝粗多糖能明显增强LCAT、LPL、HL酶活性,提高HDL-C、NO水平有关。
专题论述
乳源酪蛋白糖巨肽改善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朱晨晨,陈庆森*
2012, 33(1):  262-266. 
摘要 ( 2728 )   HTML ( 1)   PDF (192KB) ( 6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源酪蛋白糖巨肽(CGMP)主要是κ-酪蛋白经凝乳酶降解产生的一类含有糖链的多肽,具有许多的生理活性功能和独特的营养特性,可广泛地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医药品。本文首先概括CGMP的来源、结构特点及其研究开发现状,从炎症性肠病(IBD)的免疫病理机制的角度,对本实验室和国外在CGMP调理、改善和治疗IBD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地介绍,提出CGMP在一定程度上为IBD的生物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以及展示其广阔的开发前景。
鱼用麻醉剂安全性研究进展
吕书为,雷红涛,孙远明*
2012, 33(1):  267-270. 
摘要 ( 1473 )   HTML ( 2)   PDF (183KB) ( 15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鱼用麻醉剂能有效降低鱼类长途运输过程中的伤亡率,已在某些国家渔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其残留及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关注。目前有关鱼用麻醉剂的综述很少,为此本文对鱼用麻醉剂的类别、毒理学研究结果、麻醉剂在鱼体中积累与净化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鱼用麻醉剂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部分建议。
苦瓜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
陈敬鑫,张子沛,罗金凤,王 健,丁晓雯*
2012, 33(1):  271-275. 
摘要 ( 2089 )   HTML ( 1)   PDF (191KB) ( 12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苦瓜作为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其富含苦瓜多糖、皂苷、多肽、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及预防肥胖等保健功能。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苦瓜活性成分和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茶树油粕中茶皂素研究进展
李 俊1,2,3,张爱玉1,2,*,齐永杰1,2,孟祥春1,2,张昭其3
2012, 33(1):  276-279. 
摘要 ( 1690 )   HTML ( 1)   PDF (180KB) ( 14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茶树油粕中除含有残油外,还含有其他功能性成分(茶皂素、黄酮类、多酚、多糖等),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对于茶皂素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构鉴定是其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茶皂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同时其具有抑菌、杀虫、抗氧化、抗消炎、溶血等生物活性。本文着重对茶皂素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表面活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方面进行综述。
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保健功能与质量安全评价
成 黎
2012, 33(1):  280-284. 
摘要 ( 2525 )   HTML ( 2)   PDF (214KB) ( 9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发酵食品对人体有抗氧化、降血脂﹑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延缓衰老﹑防止肠胃疾病等保健作用。由于世界传统发酵食品总体工业化水平不高,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较多依赖人的经验与知识,产品质量不稳定,安全隐患较多。因此,传统发酵食品的安全控制十分重要。通过对传统发酵食品的分类﹑保健功能﹑安全风险及评价的文献回顾,提出了传统发酵食品质量安全性的评价与风险识别是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的前提。现代微生物风险评估技术(microbiological risk assessment)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评价手段之一。它通过目标陈述﹑危害识别﹑暴露评估﹑危害特征描述﹑风险特征描述5个阶段对微生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避免食品安全隐患,控制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效且科学的方法。
花生蛋白组分及其功能性质研究进展
杜 寅,王 强*,刘红芝,王 丽,刘 丽
2012, 33(1):  285-289. 
摘要 ( 1735 )   HTML ( 0)   PDF (191KB) ( 8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花生蛋白的分类、氨基酸及亚基组成;同时对花生球蛋白、伴花生球蛋白Ⅱ和伴花生球蛋白Ⅰ等主要组分的提取方法——冷沉淀法和硫酸铵沉淀法进行总结;此外对花生蛋白及其主要组分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性等功能性质进行综述。并归纳花生蛋白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种新型补充矿物元素的载体——脱铁铁蛋白的研究进展
王 震,冷小京*
2012, 33(1):  290-293. 
摘要 ( 1850 )   HTML ( 0)   PDF (466KB) ( 4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蛋白(ferritin)经脱铁处理后,内部空腔可装载多种矿物元素。鉴于这种蛋白可经胞饮作用,完整地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因此有望作为新型矿物元素载体而发展。脱铁铁蛋白(apoferritin)的脱铁及矿物元素的装载过程可利用透射电镜(TEM)、能谱分析(EDS)、X射线粉末衍射(X-Ray)、质谱(MS)、核磁共振(NMR)、动态光散射(DLS)、紫外分光光度法(UV)等技术研究分析。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利用铁蛋白装载矿物元素的成果及其在营养方面的应用。
乳酸菌S-层蛋白及其黏附性相关研究技术
范郁冰,肖 荣,李宗军*
2012, 33(1):  294-297. 
摘要 ( 1924 )   HTML ( 0)   PDF (412KB) ( 6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酸菌为人体的重要生理性细菌,在维持人体肠道生态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乳酸菌发挥这些生理功能的重要前提是黏附到肠细胞的表面。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乳酸菌S-层蛋白对宿主细胞具有黏附性,如罗伊氏乳酸菌S-层蛋白可与黏蛋白及人结肠癌细胞HT-29进行黏附。在研究乳酸菌S-层蛋白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时,人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有SDS-PAGE、层析纯化技术、显微镜观察技术等。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免疫学技术等也用于研究S-层蛋白的黏附性。本文将着重介绍S-层蛋白及S-层蛋白黏附性研究的相关技术。
超高压技术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郝梦甄,胡志和*
2012, 33(1):  298-304. 
摘要 ( 2678 )   HTML ( 3)   PDF (244KB) ( 8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高压加工技术可用于食品杀菌、灭酶、保持自然风味与质构改善等,是目前国际上最热门的食品加工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超高压加工的基本原理,综述了超高压在杀灭水产品中微生物,提高贮藏性能,改善水产品品质,提取色素等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